歡迎參考. 謝謝!
目前分類:道家傳統太極拳 (172)
- Nov 27 Wed 2013 22:21
道家傳統太極拳 拳架示範 (第一段 / 第二段 / 全套)
- Oct 31 Mon 2022 16:18
新竹科學園區_太極拳社第54期招生_小班教學,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111年12月6日 星期二開新班。
上課時間:每週二 19:30~21:00
報名聯絡:吳萬壽(03) 531-9086,0932-285071
上課地點:聯園活動中心 (科學園區力行三路9號) / (原科管局 / 科學園區太極拳社)
新竹科學園區 太極拳社 (神龍太極)
基礎班、中級班 第54期招生
學習太極 好處多多 誠摯邀請您~
☆師資陣容:
道家傳統太極拳嫡傳吳國忠老師,及其弟子吳萬壽教練與多位中華神龍太極學會師兄等細心指導。
☉ 班 次:基礎班、中級班。
☉ 參加條件:有興趣即可。
☉ 時 間:2022年12月6(星期二)開班,半年一期。
☉ 地 點:聯園活動中心。初次報名者,請於聯園大廳櫃檯洽詢,將有專人服務。
(原科管局 / 科學園區太極拳社)
☉ 交通資訊:由園區大門進入園區後,沿園區一路直行,通過介壽路口後,遇力行二路,路口右轉直行到底,即可到達。(請參閱地圖)
聯園外觀
☉ 網址:
http://shenlong-taiwan.org/class_taozhumiao/
http://hjuch.pixnet.net/blog
☉ 報名費用:☆個人報名:3600元/人。☆舊同學: 3000元/人。
☉ 報名方式:每星期二晚上19:30至21:00,親至現場報名。
☉ 連絡電話:03-5319086 或 0932-285071 吳萬壽教練
小班教學, 名額有限; 報名從速.
神龍太極課程資訊
http://shenlong-taiwan.org/class_taozhumiao/
PS. 國定假日或新竹縣市颱風假時停課乙次.
#2
- Oct 17 Mon 2022 18:18
《曼髯三論》 自序 / 書摘
- Oct 12 Wed 2022 18:18
太極拳 (基礎班) / 道家傳統太極拳
- Sep 12 Mon 2022 09:55
《道家筆記》【推薦序】- 中華神龍太極學會秘書長 鄭旭宏
曾師兄是壽山石的收藏家,藏品既精且富。偶爾談起收藏,總是字字珠璣。師兄說過:「收藏,最重要的就是『真』,如果收到贗品,那就完全失去意義了。學道、學拳,也是如此;如果學的是假貨,永遠也不會成為真品。」
師兄知道我在台下聽過兩年吳秋文老師的易經,故常常找我討論易學。這才曉得,原來師兄致力於易學多年,山、醫、命、相、卜,也已成為師兄收藏的對象。曾師兄治學認真,見他出示日常筆記,留心易學細微之處,讀書一向不求甚解的我只能嘆服。
曾師兄謙謙君子也,一日告知我寫作《道家筆記》的計畫,且求序於予。有幸先睹為快,觀其內容,篇幅雖非萬言之書;但提綱挈領,足可為道家初心者之仙人指路。故樂為之序。
本門道家傳統太極拳,源於黃老之術,是純道家、純先天、純炁功的「三純」功夫。須知,練功不可能一步登天,而修真不能走錯方向。閱讀這本《道家筆記》,對於練功、修真,必有幫助。有緣者得之!是為序。
- Sep 01 Thu 2022 09:18
亦即太極(Easy)【卷二】 - 【推薦序】- 汪群超 世界神龍太極學會會長
- Mar 28 Mon 2022 09:55
道理 (道家之六) / 曾振家
剛入門時,吳國忠老師傳授檀香棒(老山檀香)補木氣功法, 開宗明義, 東方甲乙木, 木為生門, 代表生發之機。幾年後,老師講解 抽坎填離, 水火既濟; 由後天練回先天。 離中虛,坎中滿。 南方丙丁火, 北方壬癸水。初聞乍聽, 徒留疑團滿腹。 只緣身在道家中,不識道家真面目。
道家五術:山醫命相卜, 近年來略窺一斑。
五行各具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道家五行順序是木、火、土、金、水, 五行生剋圖所示: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肝屬木, 心屬火, 脾屬土, 肺屬金, 腎屬水。(見圖一)中醫五行、臟腑、五氣、五味、五色、五音… …各有對應。
- Mar 06 Sun 2022 21:55
為什麼要來練「太極拳」◎ / 黃亦
為什麼要來練「太極拳」◎
(2022/03,應頭份國小太極拳樂齡班開課)
有人問:運動項目那麼多,給我來個練「太極拳」的理由!一般來說,這麼「鐵齒」的人,我就不勸他們練這個了。有那個時間,不如讓想學的人收到更多中肯的建議。但我一方面想讓太極拳學習者正向增強,恭喜他們已走在無比正確的道路之上;另一方面,還想讓游離於「認同與不認同」太極拳的同胞,有機會再做選擇。
一、太極拳重點在於「養生」
- Feb 17 Thu 2022 09:18
修心的開始 / 陳柏碩
修心的開始
陳柏碩/2021/05
某天重新看了師爺《中國炁功心法》調心篇章,回想習拳日子有些感觸。師爺把調心視為「奠石功夫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修養。不可認為聽了就會,一定要身體力行、窮追到底。」我想這應該就是老師平常說的素養,是隨著對理的認識,不斷精進養成。對自己來說,調心素養的養成真是很不容易。
- Jan 11 Tue 2022 11:55
新竹科學園區_太極拳社第54期招生_小班教學,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111年3月1日 星期二開新班。
上課時間:每週二 19:30~21:00
報名聯絡:吳萬壽(03) 531-9086,0932-285071
上課地點:聯園活動中心 (科學園區力行三路9號) / (原科管局 / 科學園區太極拳社)
新竹科學園區 太極拳社 (神龍太極)
基礎班、中級班 第54期招生
學習太極 好處多多 誠摯邀請您~
☆師資陣容:
道家傳統太極拳嫡傳吳國忠老師,及其弟子吳萬壽教練與多位中華神龍太極學會師兄等細心指導。
☉ 班 次:基礎班、中級班。
☉ 參加條件:有興趣即可。
☉ 時 間:2022年3月1(星期二)開班,半年一期。
☉ 地 點:聯園活動中心。初次報名者,請於聯園大廳櫃檯洽詢,將有專人服務。
(原科管局 / 科學園區太極拳社)
☉ 交通資訊:由園區大門進入園區後,沿園區一路直行,通過介壽路口後,遇力行二路,路口右轉直行到底,即可到達。(請參閱地圖)
聯園外觀
☉ 網址:
http://shenlong-taiwan.org/class_taozhumiao/
http://hjuch.pixnet.net/blog
☉ 報名費用:☆個人報名:3600元/人。☆舊同學: 3000元/人。
☉ 報名方式:每星期二晚上19:30至21:00,親至現場報名。
☉ 連絡電話:03-5319086 或 0932-285071 吳萬壽教練
小班教學, 名額有限; 報名從速.
神龍太極課程資訊
http://shenlong-taiwan.org/class_taozhumiao/
PS. 國定假日或新竹縣市颱風假時停課乙次.
10秒鐘「清理」你的血管,血栓最怕這個動作,躺著就行
- Dec 21 Tue 2021 15:18
天馬行空談太極拳 / 羅元豐
天馬行空談太極拳
羅元豐 2021/05
《原幾》邁入第五期。去年因為疫情,各國都停止交流,我們也不例外。在汪師兄睿智決定下,神龍日雖然無法如期召開,但大家的心得總結《原幾》雜誌一定要依例如期刊行,分享給大家。拙於表達的我要寫心得,總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慨。以前吳老師曾說:自己會的、懂的、練到了,才可寫,才可教。我困惑了,我寫出來的,是不是正確?我請教汪師兄,汪師兄回應說:你所認知的都可寫出來。或許現在未體會到,或許未來可達到,也可給太極拳癡迷們有討論空間,於是我就天馬行空的談談我所知道的太極拳。
一般人接受新訊息會有兩種思維,一個是積極樂觀正向的,一個是消極悲觀負面的。舉例來說,我們公司為改善體質,締造新服務價值領域,滿足市場需求,必須接受新製程、或變更、或優化、自動化,都會有兩種聲音──消極悲觀負面的聲音是,以前做好好的,為什麼要變?這是理論數據,不靠譜的,我們是白老鼠嗎?所知障自以為是,不願意接受改變。另一個是積極樂觀正向思維,以前怎麼沒想到,太棒了,可以少走冤枉路。鄭師爺曾說:我告訴你,可以少走五十年冤枉路。有積極樂觀正向思維,會樂意接收、練習、驗證、再請教、奢求好還要更好……就像空杯理論:杯子不空,無法添加任何飲料,只有放空,才能接受新的知識和別人最好的經驗。
- Dec 15 Wed 2021 17:26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蕭美萍
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美萍 2021/05
一、凡人練仙拳
一想到寫文章就千頭萬緒不知如何整理,因為太多的挫敗、驚喜、錯誤與了悟交織成我太極拳學習之路,過了一座山,不知後面還有多大的山。但汪師兄一句「不寫就永遠練不會」,好可怕的斷語!我怎能讓這由年輕少婦已成老婦的我還練不會呢?於是動筆了。
- Jun 15 Tue 2021 09:18
中華神龍太極學會會員劍誕生始末 / 鄭旭宏
- Jun 09 Wed 2021 09:18
道家點滴 (道家之三) / 曾振家
當年老師為了避免拳架名稱引起波瀾, 所以更名為 “道家傳統太極拳”. 老師每每轉述, 師爺說本門太極拳是三純, 純道家太極拳. 鄙人駑鈍, 虛耗數載光陰. 近年才稍微理解, 師爺和老師所指為何, 用意何在.
道家五術, 山、醫、命、相、卜, 古代許多醫學大家, 都有另一個共同的身份 - 道士, 如張仲景、葛洪、陶弘景、孫思邈…. 除了精通道醫, 對於拳法、丹功, 造詣高深莫測. 師爺人稱五絕老人, 詩、書、醫、畫、拳 登峰造極. 醫、拳、丹功看似異途, 不儘相輔相成, 更相得益彰.
中醫講 : 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 細想週遭案例, 其事數見不罕. 鄙人以為因為多數人輕忽身體變化初期, 所發出的各種微小徵兆, 等到狀況難以收拾, 無法躲避, 才被迫面對.
上醫治未病, 中醫治欲病, 下醫治已病. 魏文王問扁鵲 : 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 扁鵲說長兄醫術最高明, 但是名氣最低. 因為 “長兄於病視神, 未有形而除之, 故名不出於家.” 扁鵲形容自己 “鑱血脈, 投毒藥, 副肌膚, 閒而名出聞於諸侯.”
- Jun 01 Tue 2021 09:18
魂牽夢縈之纏劍 / 林明仁
魂牽夢縈之纏劍 / 林明仁
纏劍啊纏劍,這令人愛恨糾結的功法,總是那麼陰魂不散的糾纏著我。今年《原幾》想要有個紀念老師的專題,心中馬上又想起它。於是又啟動與老師的對話天線,順勢找到2008年老師從澳洲上纏劍(魚龍百變)視訊課時由師兄做的筆記(見附錄一),又想起大約2014年老師禁止我們練纏劍的情境。這之間,老師從很喜歡教到禁止練的轉折變化,讓我對於纏劍總是魂牽夢縈。
在2008年這堂課中,當時的我剛入門不久,對於纏劍是陌生也不懂,只覺得老師每次教纏劍時,最後身上總是掛了一堆人在摸,真是有趣,唯一稍微理解的是「同動」二字。文中的「運而後動」與「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仍是似懂非懂;而關於鬆、呼吸、神、裡面指揮外面,更是幼稚園生般的理解而已。經過這些年的學習,竊以為纏劍是體會太極拳運動之「靜中觸動動猶靜」的重要總驗收。這觸動之幾的掌握正是關鍵,老師寫了幾十本書,說破了嘴仍是無法說破這個幾,所以學者之難在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卻仍在門外轉。如果不能歸抱一於纏劍之中,當然是很難看的。這也是老師後來看不下去的原因吧!老師不會罵人,只是很沮喪的禁止我們練習,心想等更基本的功夫練得更扎實後再來吧!
接著老師又帶我找到2007年我入門半年時,老師講「練拳的三點建議」的一堂課(見附錄二)。大家都知道老師希望我們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當場記筆記,但是這兩堂課是少數例外,要人記錄並發文給大家。這裡所說的「大家在『變易』學太多,在『不易』的取捨上卻不夠。」又說「不易不是絕對不易,是相對不易,千萬不要把它又練死掉了。」又云「一個動作抓到了,要練到把這個動作包含到所有太極拳動作裡,這就是『易簡』。」這些我們對《易經》之理的誤解,是否仍是阻礙我們進步的因素呢?老師歸道山已五年,我們掌握這動之微又有多少呢?是否足夠讓我們能重新面對纏劍呢?午夜夢迴時,老師說:如果你仍是扭腰擺臀或只學個纏劍的外型,那纏劍依然是纏劍,你依然是你……
- May 03 Mon 2021 09:18
左、張祖師爺故事考 — 山西太原三清觀在哪裡?(左家溯源) / 廖偉程
- May 01 Sat 2021 09:18
山西左祖師萊蓬之秘:山西太原三清觀找到了
山西左祖師萊蓬之秘:山西太原三清觀找到了
吳國忠 2015 年/
找到了!原來如此
2014 年四月十二日,提前吃過早餐,即由潮汕神龍的同學安排由賓館代租的中型車,帶我們正式上路到東門外找三清觀。等我們上了車,車子離開賓館大門,司機大哥一頭霧水,他老兄根本不知道我們到底要去哪裡?我們一面拿出地圖,一面對他說,先到東門外,朝馬莊方向開,慢慢找,只要找到,今天任務就完成,不論找到找不到,一天的車資我們都照付,請他放心慢慢開,慢慢問、慢慢找,路在嘴上。
- Apr 08 Thu 2021 09:18
我的太極拳誤區 / 鍾元水
我的太極拳誤區 / 鍾元水
謹記吳老師說的太極生活化、生活太極化。在沒回山莊之前也沒有忘記練練太極拳,只要天氣好,一週總也有二三回,下班後走走行功三公里左右;除了自行練拳、練功、練劍,也會到師兄教拳的場地(寺廟)一起練習;沒有十分怠惰的情況下,應該有不一樣的進步才是—─事實上並沒有發生,只是自得其樂自我幻想。重回山莊才知走到岔路上去了。這套東西好難啊。
古諺「業精於勤荒於嬉」,應該放諸四海皆準才是,但對練好太極拳來說,這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還必須如老師說的多讀書、依理如法練。依甚麼理?如甚麼法?拳經、拳論、老師的著作好像也看得懂,練法方面老師也教過練過,怎麼就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都不自知?問題在於是不是真懂這個理,練法對不對,對的是甚麼味道。若依進程來看,基本上練對是擁有頂尖天份的人的天賦,我是平常人,少錯一點就算進步、就有希望。若有練到的師兄姐、同學給予指點、給予體驗,則更能確定方向正確,路沒有走錯。
學拳、練拳經歷了許多錯誤,也走了許多冤枉路,茲記錄個人的兩個誤區盲點(其餘過多不及備載),以便找到努力改進的方向:
- Apr 07 Wed 2021 09:55
讀《十三篇》雜想 / 林明仁
想瞭解鄭曼青師爺對太極拳的完整思想,《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一定要好好研究。此書雖為師爺第一本冠名著述,卻已對太極拳有完整論述,如同吳國忠老師的《太極拳道幾》。後來的書皆補述或是層次提升,並未脫離或者別有發明。至於書名為「鄭子太極拳」而非楊家或左家太極拳,筆者揣想或如書中〈陳序〉所言:「(楊)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至蜀復遇奇士與究,道益晉⋯⋯」顯然,師爺在融會貫通各家之秘後,自成一家了。
書中載明出自楊家者在〈述口訣第十三〉。其中談及氣功者僅有三:口訣二講「氣沈則神凝」、口訣四講「虛靈頂勁」、口訣五講「心不轉者,乃氣沈丹田之中定」。然而,口訣四所言「將玉枕骨豎起,而神與氣不期然而相遇於頂焉⋯⋯」這裡似乎也有左家九轉玄功第一關的味道。
我認為師爺將左家的精神,主要放在〈別程序第十一〉,但未明言,而以道家思維描述。不過,人階之「舒筋活血運動」也有楊家口訣的影子。
最重要的太極拳之理則放在第一至第六章,也許這是左家思維加上入蜀後遇奇士而對道家所產生的深切體悟。在〈專氣致柔第三〉中更從「氣沈丹田,即老氏所謂專氣致柔之著手功夫」談起,《老子》專氣是聚集氣的功夫,致柔是專氣後能返回先天而達如嬰兒般渾一純陽之體。這即是後來「純道家,純炁功,純先天」之說的源頭。
- Apr 06 Tue 2021 09:55
學拳感悟 / 陳韻如
學拳感悟
陳韻如 2020.4/
學習道家傳統太極拳是一種修行,修練靈台清明、清靜圓融的智慧,本體空寂不可執著,與一般休閒活動不同,它的快樂有趣,不同於世俗。
小時候常在傳統歌仔戲、布袋戲聽到「修道人」用語,如今入門神龍山莊多年,稍能領略「修道人」的況味。這絕世武學以反出發,所謂「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修多少代表學多少,它的快樂是一種法喜,就如某週日早上終於聽懂並體會到汪群超老師講的筋膜開合,也搞清楚吳萬壽老師發勁如何引進落空而不用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