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即太極_指揮.jpg


五十七、太極拳的「掂手」-發勁必修

《道家傳統太極拳》有一特殊的功夫-「掂手」。以往聽老師說就是「掂掂對方幾斤幾兩」的意思,所以我都把它當作是特別的「聽勁」練習(事實上,錯了二十年)。

「對方的斤兩」有這麼好掂量的嗎?誰會這麼傻把底牌掀給我看?怎麼掂量才是正確的?就算知道了斤兩,我又憑什麼利用它來贏?…

平常時,比較哪一個水果重?會把它們分別放在手掌上秤一秤,感受一下它們的重量,這就叫「掂」。太極拳的掂手,取它類似的意涵,一搭手就要讀出對手的份量。

而對手這麼大的個頭,且又是活物,如何能好好的秤他?況且秤的未必是體重,可能是來勢、勁力等等,更不容易偵測出來。所以早期的我,認為「掂手」不切實際。

現在的我,感受到身體就像一艘船,處在「載浮載沉」的狀態,像「曹沖秤象」,有什麼龐然大物秤不出來?這時,我覺得「掂手」在太極拳發勁有非同一般的武術地位。

「掂手」可以看作微型版的「漲退潮」,在沾到對方之前都是「漲潮」(浮),我這艘船向對方有上迎接載之勢;搭上手,手維持四兩沾黏,身卻一沾即退(沉),在那剎那,好似船仍上升,事實上下面依托的潮水已退。而搭手發勁的樣貌,就近似一波的「潮起潮落」。

有人說:他很放鬆啊!卻頂多能做到隨波逐流,為什麼對發勁沒有幫助?我的老師舉過一個例子:氣球沒有充滿氣,只有一點點彈力,有時連戳都戳不破;若氣球充到飽、充到滿,則一戳就破。發勁就是全身的氣一股腦兒從這戳點集中爆出。

可以這麼說,沒有展延到極限後的「回彈」效果不大;沒有漲到極限的浪潮,即使是退潮造成的「落差」也不大(斷不開空不了,對方根未拔,我就難以力小勝力大)。

「掂手」的前半手,在我一開始往對手盪出攻勢時,我帶著千軍萬馬一起行動,把效果拉滿。對方視我全力以赴,他只好嚴陣以待,老底可能就拿出來了。此時,我可知他的斤兩。

「掂手」的後半手,雙方接觸一感受到對方發力,我則「放空」,借力還回去。(照我們大翁師兄的說法:這一下,是用我畢生的功力。平時練到的基本八法、功拳劍理氣象通通放掉,給它爆出去。)老師也說,搭手那一下像電光火石(正負極一碰觸生出火花),剎那分出勝負,靠的就是「掂手」。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連孔老夫子都說了,不到時機啟發無用。「全身是滿弦的弓」是掂手的「蓄勢」條件;「有不得不發之勢」是掂手「放空」的時機。就我看來,「掂手」可以說是所有「發勁」的縮影。

之所以給一些高階師兄餵勁,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發勁,是師兄把接觸面補好補滿,我等一鬆就可發放出去。而在對方不配合之下,我自己要能湧上去貼好(俗稱「綁住」)。做不好這個,會覺得發勁很難。

因此,身體材質的牽連延展,就是我們經常要練習的項目。直到我們隨時可以瞬間「拉滿」,進而將與對方接觸面「補齊」(會讓對方有被「撐托」的錯覺),這時發勁,會變得只是「放空」一下(全身鬆透不受力),接觸面變一變、美人手理一理、送一送對方的簡單歷程。

 

五十八、太極拳「形、力、氣」-謬誤迷思  
https://weisun4.pixnet.net/blog/post/33565966

亦即太極 (easy) / 黃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72616762826273

《台灣追想曲 》頭份國小國樂團 指揮 / 黃亦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xKfI8yqb4

《瑤族舞曲 》頭份國小國樂團 指揮 / 黃亦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zj9dV7kGw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