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權 2019.4/
自吳國忠老師從左家祖庭太原三清觀回來後,就把我們練的傳統道家太極拳定位為“三純”太極拳,即純先天、純炁功及純道家,吳老師以幾十年太極拳研究及功力,終論歸之為“三純”。
吳老師有學者的治學精神,一生栽入研究及傳授這華人文化瑰寶太極拳,鑽研經典古籍及旅遊中國各地儒釋道古蹟尋找源頭,終身求真,真正遵循鄭曼青師爺教誨,稟承了"改錯拳"指導,活到老,學到老,有錯即改,謙謙君子,但老師卻時常謙虛說:“如以後學生認為我是一個盡責的老師,我就滿足了。”我認為老師已經做到了。
“三純”自是形而上之學,是修心、修身、修德等內修的繡花細膩功夫,要注意“小地方”,不是如揮錘打鐵的粗活。記得有同學學習求近功,問:“怎樣速成,你就明講吧。”老師當時就很納悶,他曾說:「假如我要討好你們,如要外家的東西,憑我幾十年的武術及特種部隊在戰場搏鬥經驗,只要你聽,我三年可以把你們訓練成為高手,但這不是太極拳。」
人一出世,心是赤子之心,體是純陽之體,之後,知識進入,靈竅漸閉,此先天讓位給後天,因為人要生存在功利社會,開始就被世俗的教化薰陶, 要鬥爭,貪取,要贏,要快,細分,推演,計劃,要科學等等,而還要樣樣比別人強,為生存那是必須的,養成了所謂形而下後天的習慣,這都是耗費心神精力的進程。中國人的道學,卻提倡性命雙修,返尋其根,到回赤子之心,無為,修炁亦修體,延年益壽。但我們不是在深山老林修煉,不能完全拋棄物欲,我們如何在紅塵中練形而上的太極拳,須在兩極的過程中保持平衡,改變心態上是關鍵,尤須悟性與智慧。
道家修煉乃後天返先天,性命雙修之學。道家太極拳講的“有,無,有“,此“無”是先天赤子之心,純陽之體,但被世俗的染缸薰陶後,都是後天的”有”,欲返先天,即從“有”到 “無”,只能走一個老師說的“反”字,對於慾望,用個“減” 字法,放下包袱與執著,聖人的話:「…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即道家行“致虛極”,最後“守靜篤” 而已。此“無”非宗教講的“究竟空”,太極拳是“近於道” 之藝,如《道德經》言“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無極, 無極即太極,留下一念,練太極,這一念從“無”而來,拳經之“無極生太極,陰陽之母”是也。此念須與動作同步,為禪修之不合則妄,太極拳似禪似道,要求的一念一動求整,腳停手停的要求,就是形而上的練法,是從源頭練回來,重塑及完成符合太極拳理的大“有”,而後任何動作皆從“無”而發,無所不(能)為也。
“反“要反得徹底,不能一直在後天“有”上面做功夫,老師稱之為“摘樹葉而不尋其根”,太極拳是歸納法,“化身千億歸抱一”,練習時自然可以是慢慢體會,但不能永遠抱著這些感覺不放,感覺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當時的心情及身體狀況、功力亦會影響,就算是認為好的,也放掉,每次從零開始,依理如法,不要為自以為是的感覺而練,如依理如法做對,對的感覺自會重現。
記得自己早期初練氣功時,氣感很強,覺得很好,趕快告訴老師,得到的答案總是“你意念太重了!”。禪宗說如心關注於任何一樣東西,整個心則為其綁,困住,永遠走不出去,心須虛而能容,“道不遠人”,是人遠道,譬如塑膠,丟水裡,它不能吸水,但把它變成海棉,水自然進來,把自己安排好,道自然接近你,太極拳講鬆、柔、靜、整等等,就是要把自己變成道的"載體“,即此之謂也。
捨是大智慧,師爺說練我們這一門要學吃虧,小虧得小便宜,大虧得大便宜。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東南亞獵人捉猴子,用一粒椰子,挖一個小洞,在椰子裡放了食物,猴子來了,伸手進去抓食物,獵人看見了則追趕抓它,但猴子卻不捨得放手握著的拳頭裡的食物,洞太小拳頭拿不出來,只好拖著椰子走,結果是因不捨得而丟了性命。
九一真言說“心無一塵”,塵為“污染”,最普遍的是刻意的“追求”,這念頭本身已是"塵“,把這些念頭不要了,才是本心乾淨。所以儒家講守中,道家講靜篤,佛家說放下布袋,放下就是,方為正道。此一念在有無之間,即是在潛意識的修煉。老師說:“練太極拳容易,改習慣難。”老師病重時,給我有關太極拳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小地方要養成習慣”。
習慣只能在潛意識久練後,使新的習慣代替舊的習慣,如太極拳的下指揮上、內指揮外、陰陽同出、吞吐同時、先陰後陽、一動全動等等,都不是我們平時的習慣,把這些習慣養成後,才能在臨陣時發揮太極拳之用。所以太極拳講求鬆,用意用炁,潛移默化中培養這些成為習慣。吳師說盤架子有時要“管他的,好玩好玩練”,意思是以這練法把動作變成沒經過大腦的本能反應,即是武術說的“交勇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難行”,像老師指導我們發勁,一開始想要怎樣發,他就叫我們不要發了。練太極拳,不止是把動作變正確習慣,而是整體的心身運動,包括思維、行為、修心、技法、反應,都要修煉變成自然後天的無意識反應。
太極拳是求浩然,心中無所罣礙,君子坦蕩蕩之學。師爺說太極拳是好人練的拳,如心有愧事,心充滿戾氣。拳說:“無氣則純剛”,循修正道之義,方能“浩然炁能行於手”。
一念一動,只是練習過程,能神貫頂,靈台則清明,念念清楚,佛家謂物有“成住壞空”,心念亦有“生住異滅”各階,雖說難達如此體會境界,但至少須要知道起心動念之機及配合動作之時,念動念斷,只能靠自己體會修煉。念頭生滅之間亦有其隙,聽勁以“神遇”,能察人念生滅生之隙,當對方出現心滯失神身滯,則能趁其機而用,都是由於心靜以神炁聽勁而能之。我時與老師推手,我還沒感覺,老師總是說:“你老了,你滯了。”甚至有時還沒碰上,說:“嘻,你完了。”老師聽勁顯然已達“神遇”境界,他曾說他已跨過以 “筋脈膜膈” 聽對方的境界。
以上所說,最終目的是怎樣養成太極拳正確習慣,但太極拳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習慣中還須有一個“意”的問題,不然本能是盲目的。嚴格說有意已是形而下,有意會形於色,遇高手會被對方聽到,練習時慢練意為先是必須,但應用之瞬間,只能以本能反應為依歸,如我們之應敵手法,左家八手之“觸定”,動作本能反應為觸,定後覓機乘勢發勁方用意,所以才有老師說的“意在動作後面”。用“意“是一門大學問,不同情況,有“凡動意為先”,“未觸意已透對方”,“有意無意是真意”的發揮等等說法,神意炁之互動活用也應成為習慣,不細心體會,不易得之。
關於如何養成習慣,吳國忠老師於 2010 年 10 月於馬來西亞的雲頂開辦的集訓班,講了以下關於培養習慣的話:
「這次雲頂集訓,我講的東西聽起來不多,書上也沒寫過,你們一定要練,每天練幾百次。道家東西要在似有似無之間去體會,有則執著,無則落空。道家的東西,有了,陪了你一生,你可能不知道。要似有似無間去體會,不能一直想它,不然就是執著。念頭是"皇帝",即君火,是負責點火的責任,不須一直去"開關"。這幾天的東西,要養成習慣,要潛意識在練,不停地練,變成本能習慣。太極拳中間變化機制,就靠"清升濁降"練習這一點點,每天練一百次不夠,要不停的練,每天一千次… 」
老師的話是練習此拳的明燈指引,“大道二三句”,蘊含了很深的哲理,講似簡單,要實行卻是耐心與決心的考驗,要成功,須“信之誠,行之篤”,須是對太極拳著迷的人不可。
道家對心修的要求,九一真言心法部份已概括,但其文句簡短,卻是包含了華人修心的精華,要明白,只能靠讀書,吳老師時常鼓勵我們要讀古書,才能明白中國傳統文化藝事的根源。至於道家的命功修炁,左家有練精化炁,炁遍周身,練炁入骨整個過程的功法,如守,養,煉,釀,結丹﹔外金丹補金木土﹔熊經鳥申,大小乘法,橐籥功,清升濁降等等,只要依理如法,一定有所成。至於技法,有推手大履練聽勁,八法連環,左家八手心法等等, 及至搞通了神,意,炁,體,勁之相互,機勢之運用,身外用神意炁之虛,體内意炁勁合運身蠕動之實,方為入了門。從以上所述,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老師時時鼓勵我們,要我們練拳生活化,好玩好玩練,感覺它的好處及樂趣,你就會鍥而不捨,只要是“依理如法”,你給太極多少,太極會回饋給你多少。
練炁須有正確的觀念。聖人說:「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求“天人合一”,接天地之炁。孟子說:「氣,體之充也」,滿炁後,自然有根。我們這一門練炁與別家練不同,我們求炁遍周身,入膜,入骨,滿炁,如貫滿氣之球,而後能起落同時,首尾相應,裡動(旋)帶動外形(虛實陰陽),意炁體成一混體而同動。水風真訣謂之“炁,無形,無感,存在裡面,見不到,太極拳無形之炁”,意念不能太重。
吳國忠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方子”,指引練此拳的大方向,以免我們迷路:
1. 鬆淨透,方可用膜,膜起手腳 (炁遍周身而不自知) 木
2. 凝神,斂神,心分二用 (神帥炁而不自知)金
3. 延年,保合太和,滿炁 (炁已有根而不自知) 土
4. 水火既濟,河車倒運,顛倒功 (行炁外放而不自知)火
5. 內外合一,先天後天合一,炁行六虛 (行炁迴旋而不自知)水
6. 形開炁合,形合炁開,命門之火,陰陽互濟,煉精化炁 (芒出而不自知)
7. 凡精化炁,水火(不)相射,迴天功法,後天補先天(註1)
8. 歛炁入骨,炁行骨中,節節貫串,勁由於筋 (炁行乎中而不自知)
9. 還原大法,盡在其中
這“不自知”正是形而上練法,是用“反”字訣,反回源頭,再從源頭返回來的練法,在太極狀態下練太極,是變成習慣後的“不自知”,所以老師時常說,有感覺不要高興,沒感覺也不要洩氣。
此文是我隨師三十多年的體會及經驗,本來先天難以言說,先賢說了“出口便錯”,所以很多時候老師教導我們,常常提到的是“太極韻味”,“弦外之音”等等來啟發我們,我只是盡量回憶,希望沒有誤解老師思路原意,理出一條學習的道路。
註1:水火(不)相射,易經是講方位,老師在中國旅遊看到了一道家石碑文,方知道家水火可以相射,使體炁氤氳,保合太和,清升濁降,天地掛鉤,中脈形成,皆與之有關。
刊登於 2019 年《原幾》雜誌第三期
原文刊載 中華神龍太極學會
神龍道家傳統太極拳之“三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