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_原幾02_2018.png
旮旯角談心得 / 陳逸鳴


拳架推手大[扌履]功法炁功練了一段合理的時間,自然而然地開始喜歡討論或研究一些勁法的來龍去脈,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必大驚小怪。儘管有些勁法的論述不乏引經據典,頭頭是道,假若在上手印證時未能收到預期的效果,這馬上涉及勁法對錯或能否落實的關鍵問題。如此一來,在討論的過程中或多或少也難免流於眼高手低,紙上談兵,以及體和用的相關問題,這方面的確有檢討和改善的餘地。練拳和做學問一樣,打破砂鍋問到底是不二法門,論述者有關勁法的觀點確實具有參考的價值,理應獲得鼓勵和贊許。

筆者發現在落實本門勁法方面,尚待更多有心得及默默耕耘的師兄師姐們現身大膽提供他們平時上手的寶貴經驗和心得,與我們分享。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的是他們如何依理如法地將對手拔根,並讓他騰空離地而飛起 (如有)。在這段從靜態至動態的發勁過程中,他們是如何貫徹太極拳理,將這瞬間的爆發力,發揮到淋漓盡致。在此我們嘗試如何將整個發勁過程的細節加以逐一剖析,宛如通過慢鏡頭的方式勾勒出來。這樣或許會較一般傳統的解析更容易明白。以下試舉幾個範例說明:

第一個範例:
與對方上手時,兩手的虛實隨著兩腳的虛實交替變換,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腳下乾坤陰陽分虛實,虛腳接地氣,兩手的炁,一進一出,應不在話下。比如說,甲乙方同時趨前以雙手接觸對方的身體,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這時如果我是甲方,內修和聽勁比乙方略勝一籌,因此我可以從他兩手的來勢和接觸,以及我在他身上的雙手所感應的動靜(靠聽勁),透過我的內動(行炁)向全身發出總動員的命令(假設我已懂勁),以便展開部署或改弦易轍(武俠小說中所謂的九宮移位),鎖定我的勁向,目標及落點。所謂總動員(全動)是指大至全身肌肉關節,五臟六腑,小至全身細胞等都能分工合作,做好自己的本份,在意到神到炁到勢到勁到的配合之下,一鼓作氣,引進落空合即出,說時遲,那時快,對方瞬間已被我的炁綁著(瞬間失控感),只要我稍微晃動(配合同動),對手即應聲騰空而起(理想的勁法落實)。

第二個範例:
對方以雙手按在我的胸前(為方便解說),就在接觸剎那,無論我的重心是在前腳或後腳都沒關係,這時內修功夫(九轉第四及第六關等)旋即下意識地發揮各功法練就的本能反應,將對方雙手的按勢快速傳遞至腳底湧泉,然後以下功夫長功夫(湧泉貼地炁有根)而產生排山倒海的爆發力,移山填海地將對方連根拔起,騰空而出。這種情況無需借助自己雙手的力或勁,而是靠聽勁將對方按在我身上的力或勁(輕或重),透過內動(炁)產生反彈整合的勁道,由下至上,由內至外地將他的力量或勁道盡數還回給他,此所謂以其人之“勁”還治其人之身也。這就是師爺口中常說的借勁功夫(更理想的勁法落實)。

第三個範例:
上述兩種情況若能依理如法,持之有恆地相互餵勁及改正,筆者認為三至五年或有小成,視個人天賦與恆心而定(筆者好像也沒練到)。勁法臻至此階段或境界後,若能繼續努力,互餵互改,久而久之,較能在上手時隨心所欲,這時聽勁和懂勁都具備一定的水準,無論處在那一個角度都能掌握先機,發勁的效果相對比較乾淨俐落,也比較有信心,遊刃有餘。在此必須向大家溫馨提醒的是,勁法離不開內功及功法,若只練拳架推手,不練或少練內外金丹,對發勁而言,正如老師說:你只是個太極拳的門外漢,絕對無法掌握真正的勁法。

講到這裡,似乎繞過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太極拳是炁功拳,太極拳主行炁,所謂理炁象功拳劍,太極拳練到最後,發勁是炁到而已(確實如此)。因此,到了最後,我們應該用炁去練(現在相信了),拳架姑且不論,就以掂手來說,右手盪出回來右腳尖點地時,炁是否有從丹田經右手的陰維透過指尖出去,而下方跟著盪出的左手回來時是否有炁由丹田透過指尖從陰維進來。這時,你雙手(涵蓋指尖)的陰維陽維及兩腳的陰蹻陽蹻是否感覺有股炁(似有似無)串連及運行於湧泉丹田及夾脊與兩膂之間。若有則顯示你已經具備行炁及發勁的內動條件,那麼接下來的功課應該是多多上手及餵勁等磨鍊和落實的功夫。假若鍥而不捨,按理已能逐步晉級炁遍周身、炁斂入骨及炁在骨中行的階段。這時無論是在拳架演繹及功法練習甚至在舉手投足之間,都能體會到這股行炁的奧祕。此刻發勁應該能水到渠成,得心應手了。這種按步就班,依理如法的練習過程或許能避免誤入歧途,淪為本末倒置,以力大勝力小,充其量還不是我們要找的真正勁法。

太極拳是練一個鬆字,不鬆是挨打的架子(給人灌牆的靶子),這不是老調重彈,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體用全歌說: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筆者平時喜歡測試同門同學是否真鬆抑或假鬆,炁有根抑或無根。測試的結果,往往發現原來鬆和根非但是關鍵問題,也是個名符其實的根源問題。筆者有話直說,這“鬆”和“根”也相當難於掌握,如果未能達到這兩個關鍵性的基本要求,那麼距離真正發勁的目標或許還相當遙遠。當然,筆者也是其中之一,就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努力吧。以上是筆者三十年來練拳的一點心得體會,藉此與同門師兄師姐們共勉之。若有謬誤之處,還望同門師兄師姐多多指正。

刊登於 2018 年《原幾》雜誌 02


原文刊載  中華神龍太極學會
旮旯角談心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魏尚世 的頭像
    魏尚世

    魏尚世 - (螃蟹收藏、玉石、股票投資、旅遊、美食、電影、手足球、作品...)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