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即太極2_1655545230246.jpeg

九十、太極拳的「錯位閃現」-還沒準備好

第一次到台北大學拜訪群超師兄,就被他的「八法」(本門「無序」的推手,可視作「四正推手」、「大捋」的進階版)折服。特別的是,每一手搭在我身上,都給我很大的威脅感,正如老師常說的:「這是刀、這是刀…」,哪像我以前玩的,好像只是「摸來摸去」,看似玩笑話而已。

老師歸道山後,隱隱覺得道場團體似是風雨飄搖!沒想到老師慧眼識珠,能找到師兄來挑大樑。更沒想到的是,連我如此愚魯之人(隨師十六年,老師說我還沒入門呢!我都快撐不下去了),近年來也從師兄那兒拿到了一點東西。對於武術如此癡迷的我而言,不諦於恩同再造。

最讓我感到神奇的是「閃現」(姑且這樣命名),手一下子在這兒,下一刻又跳到別處,最糟糕的還是「攻敵必救」。我則是越自救越慘,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我無數次想模擬出這動作,動作是快則快矣卻仍有跡可循;要不就是毫無威力,搭手別說是「刀」了,連木片都不是。

就算是認知上,覺得它是「能階跳躍」,但我還處在身體「材質低能」上,也無力跳上高階去。只好無奈的承認:「太極拳,我還不入流」。進而乖乖地「練材質」、「改習慣」(師兄說:「只要你還繼續練太極拳,想要有所成就。現在不練,以後也還是要這樣練」)。

「材質」改變了會有什麼不同?就我的感受:一是「鬆沉」較為容易,走化得開,比較從容;二是周身「彈性」變好,「延展彈回」成為本能;三是身體「架構布局」,容易擺正擺對,「勁」容易上得來;四是「兩腳」上傳的「勁」易交互糾纏合成「螺旋勁」(或稱「纏絲勁」)。

最近,練徒手的「三環套月」,要求移位時「前腳的胯」不偷跑前移(hold住),兩手一瞬間合住到位(兩胯也同時到位),體會兩股勁一湧而上的感覺。我把它應用在「擠手」發勁,無不得心應手。

後來我想,兩腳「承扶」、「委中」、「湧泉」三點對好,前胯hold住,後胯迎上去(兩胯「錯位」),兩勁上來到手,產生「交叉合勁」,這不就是令我百思不解的「剪力」!原來,拳經「由腳而腿而腰(胯),行乎手指」這段話,還是要「兩隻腳」一起運作來看的啊!

像「錢塘潮」,一波波湧過來,波峰不高,看似沒啥了不起,一旦「拍岸」往往造成「高浪」,讓觀潮人躲避不及。太極拳也好像這樣,「發勁」總在「拍合」的那一剎那(借對方與我「拍合」,也是這個道理)。

太極拳「反者道之動」,上「前」時不打,「退」時才打。在「八法」時的動作變換(閃現),一方面「原接觸點」輕重保持一致(四兩),好似定住不動;另一方面(除那一點不動之外),其餘部位早已「轉進」,延展就位。就待一縮一彈一放,「刀子」又放在不同的位置。對於「閃現」,我好像懂得一點了。

一般遇到太極高手,總讓人覺得「還沒準備好」。反過來說,高手從頭到尾,一直在破壞對手的「準備」,也不給機會讓人「準備好」。所以,與高手交手,「意外」總是一直存在!這個「舊意外」還沒處理好,又有下一個「新意外」產生,最後結果就是:整個人都「矇了」。這經驗很特別,建議大家找機會體驗看看!

 

九十一、太極拳的「氣遍周身」-滑步鼓盪飽滿三部曲
https://weisun4.pixnet.net/blog/post/33605185

亦即太極 (easy) / 黃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72616762826273
 

 

頭份市樂齡學習中心

時間 : (每週三) 10:20~11:50
地點 : 頭份國小 五育樓 2F

樂齡中心電話: 037-663020 分機409。

 

#2
頭份市樂齡學習中心

#3
苗栗縣尖山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研習」武術課程

#5
亦即太極(Easy)【卷二】 - 一位業餘太極拳家的自述
https://www.pubu.com.tw/ebook/312598

 

.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