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即太極_指揮.jpg
五十四、太極拳「二氣迴旋」-絕學之鑰

《張三丰太極拳論》「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吳老師說過,第一句最重要,其它都是第一句的補述。

拳架練習,腳底變輕步如貓行,成習慣了嗎?如履薄冰兢兢業業的心態有沒有?是否隨時「扶一下」、「靠一下」,讓承受體重的實腳同樣舒暢,使自己不被重力困住綁住?…。一連串的自省,若答案是否定或從沒想過這些問題。套句老師以前對我說的,且聽了特難受的話:「還沒入門呢!」

太極拳吸引人的原因很多,純為健康而練的先不談。以武術來看,它的理論必須是「下士聞道而笑」的誇張地步才算,與一般人所想、所見、所聞的武術相差太大了。所以師爺會說要「貨賣識家」,若所傳非人或貨賣瞎家則是「漫資天寶」(明珠暗投)。

我所學的太極拳,它不快不狠、不準不重,「步伐鬆活迎上去」就想要贏,憑什麼?就憑這句「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而「二氣迴旋」就是修練這絕學的鑰匙。

練的時候一直想著「清氣上來」、「清氣上來」,連「湧泉」底下的東西都抽上來,這時我才有機會「輕」(還談不上「靈」)。兩隻腳尤其是「虛腳」,必須帶起地氣邁步輕鬆,才無遲重之虞。(不是「抬腳」)

虛實兩腳同時有地氣上來,匯於「玄陰」直上頭頂或兩手(清氣上升)。兩股地氣纏繞有如絞索盤升而上(二氣迴旋),且「移位換形」都靠這個。這二氣越足越均衡,好像海嘯浪頭激得愈高,發勁的本錢愈雄厚。

腳的虛實,不能光以體重分配比例為準。先姑且以體重比例高的稱為「實腳」,它較接地氣,但因承載較多體重不易鬆淨鬆透,氣較難上來;反之,「虛腳」較不接地氣,卻因易鬆淨而使得氣上來較容易。會因為這兩種不同品質的氣揉合在一起,多了輕靈變化的氣質。

「氣遍周身」、「氣斂入骨」、「氣在骨中行」等的行氣標準,從來都不是硬來、硬湊和硬擠出來的;它必須學習和修練(仔細留心向推求),以待水到渠成,一層層推進。

一次次美人手延展,尾閭中正神貫頂,連同身體,清氣地氣滾滾而上,會覺得好像自己變得不一樣,應該是身體材質在汰換的結果。

除了注意自己的重量以外,與人接觸搭手也要「輕」,有輕才有機會「靈」。尤其「清升之氣」一受壓就堵住出不來,此時「清不升」則「濁不能降」只有硬扛挨打的份。所以「不受」是一個重點。

「二氣迴旋」訓練出來的「輕靈」,不是「輕於鴻毛」的那麼沒有存在感,反而讓對方覺得像「重於泰山」的牢不可破。因此,我覺得「矛盾」也是太極拳的一個重點。

而要練成這個,平常就要向天借力(拉我一把),向地借力(送我一把),向周遭借力(扶我一把)。是「甩鍋不背鍋」,把扛起體重的重責大任交給對方去承受而已。

 

五十五、太極拳的「本質」-感應互動
https://weisun4.pixnet.net/blog/post/33577942

亦即太極 (easy) / 黃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72616762826273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