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_原幾05_2021.png

修心的開始
陳柏碩/2021/05

某天重新看了師爺《中國炁功心法》調心篇章,回想習拳日子有些感觸。師爺把調心視為「奠石功夫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修養。不可認為聽了就會,一定要身體力行、窮追到底。」我想這應該就是老師平常說的素養,是隨著對理的認識,不斷精進養成。對自己來說,調心素養的養成真是很不容易。


不放鬆的腦袋
因為長期在科技業工作,高壓、快節奏讓身體累積了許多大小毛病。本身又是屬於思緒停不下來的個性,導致這些工作、身體上的問題,都不斷反覆干擾自己,造成身心不適的惡性循環。上班遇到身體有狀況時,主管們總是虛假的說:「你就是一直記掛工作,老想把事情做好,身體會變差,都是這樣來的,放輕鬆嘛~」(但在實際的行為上,就是要你 24 小時專注工作)。明知這種態度有害身心,但好似已經變成一種習慣,腦子不聽話,不知怎麼做,才能放下。

入門
開始到外場練拳的時候,會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工作的問題,專心上課,儘管只是短短一、二小時的課程,但要完全抽離也要相當努力,好在師叔上課搭配拳理、經驗、故事,解說十分吸引我的注意。現在回憶起來,這應該也算是師爺書上說的「假借法」吧,「假借某事物來排除物慾雜念」,而假借應當還是要以相當喜歡的事物才能達到效果。

後來入門到了山莊,每週都是一整天的充實課程,日子久了,有天突然發現不用刻意,也可以不想起那些惱人的事。過程自然而然,不須強加什麼意識。不只是在山莊,平日、甚至在工作中,也常能比較放寬心的面對。

回想這些年,以往煩雜的事物有漸放掉的味道,比較有腦袋空鬆的時候。雖然不可能完全不起心動念,有時還是被搞得很毛躁,但比起從前是大有改進。老毛病來襲時,似乎也能調整得比之前快些、好些。想起初入門時,本來是以「體」的角度,想透過練拳來改善身體健康,完全沒想過改變態度、思想……這些方面。在山莊,老師、師叔有時比著腦袋說:「問題在這裡!」沒想到太極拳是全面的影響,不單只是體上的琢磨,對我來說,心性修為也是大受衝擊、大有收穫。

思路心法
師爺說:「這套拳是純道家、純先天、純炁功」「有關道家的觀念,一定要知道。衷心徹底地認同去做到,決不能馬虎。」這段時日到山莊反覆的聽,心性好似潛移默化慢慢地改變,朝著一點道家的味道而去。有時老師、師叔的一些話,會讓我很有感觸。有時是當下,有時是過了一段時間突然想起。有些乍聽與練拳好似沒什麼關係,但我都將其視為一種思路心法的傳達。(也許言者並無此用意,但不管,我就是收到了。)例如:


汪老師:「不要把他人對自己的期待,變成一種包袱壓力。」(某日閒聊中,老師認為「鬱悶」是疾病主因,我非常有感。)

汪老師:「功法很多,練某個不順的時候,就放在一邊。哪天在其他方面體悟了什麼,再回頭練習,會有不同。」(不執著、不執著)

汪老師:「要能避開自己身上的壓力,習慣之後,別人給你的,也自然能處理。」(講述「不受」的觀念。某天突然覺得,除了體以外,心應該也要如此。)

汪老師:「有些東西講到這樣,已經講不下去,身體材質問題。」(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別認為自己一直在迷啊!)
明仁師叔:「慾望少一點,拳就會慢慢好一點。」我:「真的嗎?這樣講得好像是在修道。」
明仁師叔:「就是啊。」(喔!對!就是啊!)
明仁師叔:「道家的理念,如果用在工作上,他人會對你不諒解。但就是要這樣,才保身長全。」
(想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擺爛只是外相,要點在內不在外。)

結語
有次在結束上課的返家途中,跟心怡討論著上課中的聯想,她突然問我:「如果我們一直練下去,都還是練不到,你會覺得很失望嗎?」我想了一下:「我覺得我已經得到很多了。」

雖然不知道多久才能進入太極的門檻內,但想到明仁師叔分享「有孚」,練拳要誠心、要相信,一定會有達到的時刻。

 

原文連結 :
中華神龍太極學會 → 修心的開始

 

#2 (井見行銷科技)
還是要承認, 不懂的東西還是遠超過懂的東西.

說明一下, 文章後面有作者文字, 就不是個人持筆.
(不過在下本名也出現在其中)

部落格耕耘多年, 內容五花八門.
近來分享以股票和道家居多.

關於道家...
https://weisun4.pixnet.net/blog/post/33561940

#3 (井見行銷科技)
鄙人年過花甲, 四處沾醬油, 雜而未通. 
稟持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 活到老學到老. 
只是個性太懶散, 依然一事無成.


.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