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9_C1405_防癌
國艦國造最大贏家!國內最大民營造船廠 中信造船拿下81艘巡防艦大單
2022/06/02 15:30
文|涂憶君

▲中信造船董事長韓碧祥有台灣船王的封號。(圖/陳俊松攝)
中信造船是國內最大民營造船廠,近年將陸續建造81艘海巡署巡防艦,營運吃下大補丸,未來甚至有機會爭取更多國艦維修的機會。

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fa16b8b5-abd9-43ee-ae0a-fa29f7292cfc

 

國艦國造挹注業績揚,中信造船近期登興櫃
MoneyDJ新聞 2022-09-28 09:01:39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中信造船(2644)即將於近期登錄興櫃,昨(27)日舉辦興櫃前法人說明會,會中表示受惠於國艦國造商機挹注,今(2022)年獲利有望寫下新高,目前在手訂單還有約125億元左右,船舶建造排程已達2027年;中信造船表示,由於擁有廠區面積廣大,未來也會積極去爭取國艦國造所釋出的公部門船舶,加上國艦國造造修合一的政策,中信也相當看好未來艦艇維修服務為中信帶來的營收貢獻,目前維修服務約占中信營收15%。

中信造船為民營造船廠,股本約為6.56億元,過往以打造遠洋漁船起家,目前於全球遠洋漁船市場享有過半市占率,於高雄、花蓮分別擁有5處廠區,廠區面積超過19萬平方公尺,目前手上承接有海巡署約81艘不同艦艇訂單,包含有52艘35噸級巡防艦、17艘100噸級巡防艦、12艘600噸級巡防艦,目前待交船舶尚有56艘,而包含國艦國造等訂單與民間訂單,目前中信在手訂單約有125億元、船舶建造排程已達2027年。

中信前8月合併營收28.54億元、年增約1成,在營收比重上,目前約85%為造船,其中國艦國造貢獻約佔71%、民間船舶約佔14%,另外約15%營收來自維修服務;而在獲利方面,中信受惠國艦國造訂單挹注,獲利表現穩健成長,上半年稅後淨利為8,548萬元、EPS為1.30元,中信也看好在國艦國造穩健交付挹注下,2022年獲利應有望寫下新高。

至於在未來營運上,中信表示,廠區面積廣大是中信營運一大利基,國艦國造未來仍將穩定釋出訂單,中信也將積極爭取,長線上,由於國艦國造造修合一的政策,中信也相當看好未來艦艇維修服務為中信帶來的營收貢獻。

C1-29_C0147_防癌

2022-10-03 06:00
中信造船本月11日58元含權上興櫃 未來一年9百億艦艇標案帶來黃金5年

▲左上圖左起中信造船董事長韓碧祥與長子韓育霖父子;右上圖為中信維修船塢;下圖為中信獨有的浮塢載台。(圖/中信造船提供)
▲左上圖左起中信造船董事長韓碧祥與副總經理黃逢徵;右上圖為中信維修船塢;下圖為中信獨有的浮塢載台。(圖/中信造船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中信造船(2644)本月11日將以每股58元含權上興櫃,公司副總經理黃逢徵指出,未來一年內政府將有高達909億元的艦艇要招標興建,現有300艘艦艇估計每年約需更新20艘,國內具承造艦艇能力的主要是台船(2208)、中信與龍德(6753),造船產能已顯不足,中信擁有民間造船廠最大廠房與產能,黃金5年明年啟航。

立法院已三讀通過海軍692億沱江艦預算,海軍有5艘600噸級巡防艦的90億元預算、7艘港勤拖船的7億元預算與海巡署6艘2000噸級巡護船的120億元預算。另海軍新式港勤拖船7艘、海軍浮塢採購案流標,都將重新招標。

中信明年手上訂單已有125億元,目前已掌握5年訂單,明年估計可拉高到8年,享有穩定的營收與獲利,公司廠房面積高達19.1萬平方米,是民間同業6倍多,海岸線與台船相當,可停泊船隻多,產能擴展彈性最大,並且是唯一擁有兩台浮塢的船廠,有利修船業務。

中信上周在台北與高雄分別召開法說會,公司總經理韓育霖指出,一艘艦艇造完成後,全壽期約25年,每年需列5-8%的維修預算,公司2019年開始承造的81艘海巡署艦艇,共215億元,每年約可帶來10-15億的維修業務,而船舶維修業務毛利率都在三成以上,高於造艦的10-15%毛利率。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很多漁船作業都停擺,讓公司船舶維修業務收入減少,下半年漁船都已恢復作業,修船業務明顯增加,有利提升獲利。

中信承造的海巡署81艘215億造船案,預計分8年建造,目前完工交船比例已達31%,海巡的「國艦國造+造修合一」政策,未來每艘巡防艦艇是由哪一家造船公司建造就由該業者負責維修。去年中信造船國艦國造與公務船佔銷售比重71%,非公務船佔14%,維修與倉儲收入佔15%。

近兩年鋼價大漲,但對中信獲利影響很小,主要是公司承造的巡防艦都是採用百分之百鋁合金,材料約佔成本9%,引擎與噴水器購自歐洲,都是在2019年接單時就已下單預購,當時歐元與台幣兌換率是35,現在已經降到29.5,匯兌利益很高。

中信造船8月合併營收為4.67億元,月增 123%,年增122%,創單月第三高紀錄,累計前 8月合併營收28.5億元,年增9.79%;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1.78億元,年增1.48%,稅後純益 8548萬元,EPS1.3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

該公司2019年營收31.8億元、EPS1.27元,2020年營收36.2億元、EPS1.58元,2021年營收42.3億元、EPS1.16元。公司股票是含權上興櫃,包含1元現金股利與1元股利,公司表明未來將採取每年穩定配發高股利政策。

原文網址: 中信造船本月11日58元含權上興櫃 未來一年9百億艦艇標案帶來黃金5年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350215#ixzz80N68SvjZ
Follow us: @ETtodaytw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董事長 : 韓碧祥

 

馬英九弱化國防! 幫對岸開大門? 黃澎孝怒:賣台! 跟老共裡應外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R1o2FhrWA

評馬英九執政時「弱化台灣國防」 吳怡農:投降主義我覺得不必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8DzVbbWis

誰殺了尹清楓?軍購案有多黑暗?ft.王瑞德 EP42【請問48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YAGXP9B_s

有話好說:尹清楓跨世紀懸案!動搖國本也破不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4-1Yn72aI

 

軍工股、軍工產業鏈10傑、造船廠三強、三大造船廠、

#1
「自尹清楓案後,台灣沒再造軍艦…」中信造船成立50年,為何走上市之路?謝金河:軍工業升火待發

#2
中信造船現金與股票股利各0.6元 近月逾兩百億艦艇開標至為關鍵

#3 
歷史上的今天》死了一個海軍上校?!尹清楓案,我國史上最大的醜聞!
1989 年到 1991 年間,中華民國終於和法國政府成功簽訂關於「拉法葉軍艦」的買賣,但很不幸地,就像國防部入侵一樣,畫面黑黑的,在過去資訊不公開透明的時代裡,政府高官抓到機會就想貪一把,因而引發了後續一連串有關收受佣金的弊案。

#4
誰殺了尹清楓?軍購案有多黑暗?ft.王瑞德 EP42【請問486】

有話好說:尹清楓跨世紀懸案!動搖國本也破不了?

#5
中信造船 獲國防部輕型巡防艦90.5億大單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魏尚世 的頭像
    魏尚世

    魏尚世 - (螃蟹收藏、玉石、股票投資、旅遊、美食、電影、手足球、作品...)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