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即太極_指揮.jpg

八十六、太極拳的「逼變」-得機得勢

物有慣性,人有惰性,一般要打破舒適圈好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然而「逼變」,顧名思義就是「逼對方產生變化」。有時方法用得巧了,餌下得對了,就會盡如我意的實現戰略目標,而且也不必花費太大的功夫和本錢。

很有名的一個故事《蘇東坡和佛印》。有一天,蘇東坡禪定之後,覺得很有成就感,就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差書僮過江送給佛印。佛印看了之後,在後面簽了「放屁」二字,著書僮帶回。蘇東坡看了回執後,氣沖沖地乘船過江要和佛印理論,結果佛印出遊去了,但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讀了對聯,隨即讓蘇東坡深感慚愧。

像蘇東坡這樣涵養高絕的人,都能表現得如此氣急敗壞!其實,「生而為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如如不動」。

「太極拳」本身就是老祖宗設計用來針對「活人」的技術,正如Nokia的廣告詞所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吳老師叫我看《東周列國誌》、《中國現代史》…等,混亂大時代的錄實,就是教我去看看赤裸裸的「人性」披露)。

「太極拳」這基於借與還、陰與陽,重視人與人交流的武術,肯定與「非生物」絕緣,所以應該看不到練太極拳的去劈磚裂石,沒事去摧殘它們,因練這個與太極拳宗旨相違悖。

我想,「逼變」最好的做法是把對方逼上梁山,讓他不得不變「壞」。(若對方高大壯碩又站的嚴嚴實實,且守得密不透風,我不對他使壞讓他「惡化」!憑什麼能搞倒他?)

我用「筋膜延展」的方式與對方接觸,看似飽和的親近,我卻是留有很大的餘地。這種「逼迫」好像給對方很大的壓力(我兵力盡出的樣子),但對我而言,似乎只是「蓄勢」,待他有了反應,我則全心全力迎接他的到來(借他的勢讓我回彈更鬆沉飽滿)。而他的「變」必須是「對抗式的變」,我待他「力出尖了」,放空他的「力頭」,自然「根」就被我拔掉了。

拿本門「大乘法」為例,以往我總以為,發勁就是利用「向前晃」,結果向對方「壓阿壓」的,也不見對手順利被我發出去!後來我知道了,原來,「向前晃」就是「逼變」,重點在於全身性的「向上、向前」延展,有「施壓」的意思,但絕不可以有絲毫向對方「擠壓」的成分。而我一受力立即「回彈鬆沉」(外面看起來我像是「向後晃」),這時,對方鮮少不「跟過來」。這樣他就「根浮」(拔根),我再發他就容易了。

難怪吳老師會說:「『大乘法』佔發勁的百分之60以上」。所以,「逼變」是在看似「沒有機會」的泥潭中,卻能主動的「創造機會」,不必再經歷,好不容易「聽」到卻又一再「錯過」的遺憾。因為「發勁」的劇本是自己寫的,就可以把《拳經》裡的「得機得勢」掌握在自己手裡。

 

八十七、太極拳的「韻味」-空谷幽蘭自然香
https://weisun4.pixnet.net/blog/post/33584875

亦即太極 (easy) / 黃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72616762826273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魏尚世 的頭像
    魏尚世

    魏尚世 - (螃蟹收藏、玉石、股票投資、旅遊、美食、電影、手足球、作品...)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