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_原幾04_2020.jpg

太極情──迷與變
陳柏任 2020.4/

問世間「情」是何物?「迷」又如何?難不成太極與男女私情有那麼一點千絲萬縷的關聯,是耶?非耶?情迷是對物我的痴心迷戀,「情」的對象是誰?「迷」緊緊相隨。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我愛太極,太極愛我!

你愛太極有多深

每個人都想學好太極拳,實情是學好之人寥寥可數,學好之人除了資質卓越、肯下功夫外,對太極拳有超乎常人的痴迷,朝思暮想都是它,時時刻刻都在練,有一番成就乃實至名歸。是以若我們只是平常人,練拳只是人生中偶然的閒情逸緻,心中的份量無足輕重,在習拳生涯中浮載浮沉,悠悠飄忽幾多年?到頭來,只不過坐實了先師不時的喟嘆:「你還是你,太極拳還是太極拳。」

所以先不要管拳如何練?怎麼練?先問問自己到底有多愛太極拳?多為它著迷?值不值得愛?亦即我輩是否意識到自我的認同歸屬,範疇由大而集中依序:我是習武之人、我是學習太極拳之人、我是中華神龍太極門人,身分確立,背後的奧義驅使著你我不致走了冤枉路,我們是一群具有某一種意識形態的習太極拳者。誠如那些陳腔掉牙不忍卒睹愛情俚俗劇情般呈現──太極拳說:你愛不愛我?平常人:我愛你!太極拳再追問:你愛我有多深?愛是「情」「迷」,無法量測,只能各自表述。

現今人類社會是高度發展而眾聲喧嘩的複雜體制,人有多重身分,扮演各種角色,他∕她可以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父∕母,或從事某些專業領域,是老闆、是員工、是誰的同學及同事,抑或某種技藝、文化的學習或傳播者等等。在各種角色關係對應裡,人無法面面俱到,有些角色扮演良好,有些則差強人意,端看每個人對其身分角色的先後次第選擇,排得越前,做得越好。海內外同門師兄弟姐妹的共通點是:我們是中華神龍太極門人,這身分在每個人的優先順序無從了解,唯一可確認者,先師或太極技藝出眾者將太極拳放在很前面。

太極不只是符號

符號學根源於上世紀語言學而來,後衍生為文化批評或人文科學徑路之一。舉凡語言、文字、藝術、建築,一切人所見之物,都是符號。符號分為符號本身(Signifier 符名)及背後所指的意義(Signified 符實),人們透過各種符號(約定俗成的定義)學習溝通,從而創造發明,建構出人類文明社會。好像所有事物都能被符號化,也因符號化而重新堆疊構建。因之我們活在一個被既成語言、思想、社會、法律、科技、廣告、電腦手機所制約的環境裡,乖乖被圈養馴服著。謬自以為可以超脫現實被規範宰制而保有獨特性,殊不知想反駁的詞彙自身就承載了俗定的意向,語言幫助我們傳情達意,但表定的詞意又限縮了人們的想像!

從符號的角度而言,當「太極拳」三個字映入眼簾的時候,這符號名稱(符名)背後的意涵(符實)便不斷浮現,引領教導著同修們太極拳該如何練好?然而當我們急於對太極拳下定義的同時,不小心我們也被太極拳所定義了!以井窺天,以為天地就如此之大,太極拳就這樣了。

還好符號的意義未必一成不變,它仍容有歧異觀點,當視野提升,心境、思想清明融通,看待相同事物卻產生不同意涵,解構了原本習以為常的符號,有種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況味。因之,諸如太極拳理、法、術語或手段要求:自然舒服、清升濁降、靈台清明、不動手、鬆、輕靈、虛實分清等等,這些並非呆滯名詞語彙,而是一種進行中的動態,雖然符號名稱不變,意義卻隨時都在變化。練拳過程中,這些變化你覺察了嗎?當覺察了變化,這變化是朝相生或相剋發展?變得更好或更糟?該變或不該變?

依理如法真考驗

「太極拳靠變吃飯!」先師如是說。那變錯呢?可能變吃癟!這說明了習拳不能不變,但要變對方向,如果變得不對,不如不要變。關於「變」,《易經》三易做出了詮釋:變易、不易、簡易。「變易」指整個宇宙世界都處在流變輪轉之中,時時都有變化;而這變化有跡可循,其實是依據某種規律變化而運作,例如歸納發覺出大自然物理、天文現象、四季遞嬗、生物之生死榮枯等等,此為「不易」;從諸多已知「不易」中御簡化繁,再精煉出平易近人,簡單易行之法則,便是「簡易」了。

人類在自然界中為求生存面臨無常氣候、對抗蟲鳥野獸襲擊、為爭奪資源互相殺戮,從而發展出各種生死搏鬥之技能,此技能為武術原型。從《易經》三個原則「變易」、「不易」、「簡易」來審視我們所習太極拳,祖師爺們從各式各樣變幻撩亂武術中異中求同,統整匯悟出武術真實不變放諸四海皆準之技藝與思想,此即「變易」以迄「不易」之過程,這「不易」姑且稱之為武林絕學──太極拳。太極拳游於藝、近於道,又如先師所言是「純先天」、「純炁功」、「純道家」三純之功夫。既根源於道,則大道易簡、復歸於無,太極 功夫是越練越輕鬆,越練越簡單,越練越少越空無,祖師爺們留下之法或許是捷途快徑,之為「簡易」。據以回頭看看大家原本耳熟能詳的「依理如法」,不能不謹慎面對,如果我們的變法不如前人簡易好行,還不如「依理如法」才是究竟!

先師亦言:理不變,法會變。法當然可以變,鄭曼青師爺《曼髯三論.論畫》談變之篇章不敢或忘,緒論八篇之六〈知變〉云:

變有不可者三,有不可不變者三。能力未至,不可變也;學識未敷,不得變也;功候未到,不能變也;此之謂三不可變。學於師已窮其法,不可不變也;友古人已悉其意,不得不變也;師造化已盡其理,不能不變也;此之謂不可不變者三。

可見變或不變是審時適地,應不同時空變化而決定,變的標準存乎一心,因著「道」──變得更好、更自然、也更簡單,假以時日,自成桃蹊。

刊登於 2020 年《原幾》雜誌第四期
太極情──迷與變

 

道家傳統太極拳~陳柏任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rCXsHkbpk&t=12s

汐止社大-道家傳統太極拳-陳柏任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ywIWe85yI

 

#1
[數位學習]陳柏任老師-道家傳統太極拳-入門、進階

#2
道家傳統太極拳~陳柏任老師

汐止社大-道家傳統太極拳-陳柏任老師

#3
信義社區大學
課程名稱:道家傳統太極拳班
林宜臻(中華神龍) 講師

.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