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_原幾04_2020.jpg

閑聊太極根
邱觀崍 2020.4/


從古至今,太極根的原始本意是指根源、根本,而不是要把它修練成古樹盤根、根深蒂固的根。這跟拳經的本意扯不上任何關係。只要接力者的腳底一有想站穩(有根意,心參與了是最大的雙重),腳的虛實便無法分清。不管如何練,硬練、猛練都無法體會到太極拳的活意。其實太極拳的根動時有如「浮萍」(圖A),浮萍的根是隨水流而生而長,沒有心的參與,就是不植根,不抓根,根只是輕如綿的貼於水(古人講的如履薄冰之意),任水沖湧掀翻,浮萍只微微一含,合水而動,不離水就是「不分虛實而自有虛實,不移位換形而自有移位換形」的微妙滋味,是不「作意而運」,似有似無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復歸於「任運自然」的境界!展現出來的現象是水勢、風勢,有如流水的漩渦螺旋翻動、龍捲風的身化閃展騰挪,而此應化之動就是其根性,是身內神體、意體、炁體與身外形體三合一而成為一個整體,不住不留,佛法講的「應無所住」即是此意。

圖(A)無根的浮萍,如何移位換形 (動時不值根)

當下太極根到底在哪裡?拳論云:「凡此皆是意」,移位換形、虛實分清的關鍵,就在不作意而任運,好像量子飛躍(此語出自汪群超師兄),要反覆地用自己的身體去感知、去體會這個意體,它就是自身的一種滋味,在內不在外,是神體意體炁體三合一的整體轉化。吳國忠老師在《揭祕》說「他是用炁遊、炁變的互相迴旋而行炁……沿著三清觀園內的一棵花樹繞圈,形不變炁變,形不動炁動……先行炁以炁運身遊,用魚龍之勢緩緩上樹……」(第 8頁)這段文字寫得很精彩。當時已經 83 歲的老師當下好像是站在浮萍上、任運在樹上變換虛實、移位換形,把自己的根在不作意的狀態下,輕輕的放到機勢上,以純實的左家內功把實的空間變虛,同時又把虛無的空間變實,不用力,不對抗,每一小步都是如此得機得勢,平整均勻的蠕動,成功的完成周身無一處著力上樹的壯舉,太厲害了!2018 年 10 月,我曾到此一遊,此樹已凋謝多時。


假設你已能逢時自應如拳論所言「往復內應摺疊,而摺疊又自能往復」,這就是根性上身的表現。此時手只不過如拳論說的「不即不離的沾連粘隨中」,暗藏八法以待用而已。拳的根性不會因地勢不同而變,反而能往不倒不傾,不是把死撐活頂的根意誤解為根性。根意是功法,沒有腦的參與,根性是思維、是觀念,修煉的是沒經過腦的潛意識自然反射。

舉個實例來說明這個概念。眾人皆知太極球(圖B), 這個太極球不是落死在地上,而是懸浮起來的一個沉球,如同吳老師要求我們習練時要想像在海裡游泳的時候,人浮在這個太極球上,球隨著海浪起伏,此時「我抱球」是我為主,球受我控制而「我隨球」起伏時,是我被球托著隨球而動,太極球為主為實,人次之為虛。其實球是虛無的,是假的,這裡並沒有球。做到位了,習者是可以借假修真而感知到太極球的真實存在。這就是清朝大學士兩朝帝師翁同龢給楊露禪宗師的評價「手如運球」的意思。不管人怎麼動、怎麼變,我的假球永遠在這裡,借著球的浮力而隨球起伏,人球合一,它已是「體似懸球之意」(語出楊健侯祖師爺),即能吊起來,再與左家「豎玉枕,放崑崙」合一,就能放人,人觸之即旋,一碰就轉;靜止時只是一個鬆沉甸甸的個體,沒什麼根不根,但一遇外力則自生動而不離地。


圖(B)太極球,動時根不離地、不住(圖為廣東惠州羅浮山黃龍觀壁畫)

這個不離地就是太極根,湧泉沉甸甸的貼地,是炁貼根。這個小地方要特別注意,只要習者的腳底一有踩意或踏意,拳亦變僵,就已經玩完了!找個隊友試一試便可領悟到此言不假。想想看,有沒有不願意滾動的太極球∕保齡球?這裡有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只有圓周運動才能在外力不斷變化的作用下,仍能保住「平整均勻」(此訣出自 2016 年 6 月吳國忠老師所示)的速度,而且也只有由於圓周運動如「橐籥功的捲開捲合」的作用下,才可使人身一直保持著一個鬆空的狀態,渾圓一體、平整均勻的太極狀態(太極狀態是吳老師晚年的重要心得,是本門太極拳的本源)。此時太極圖中的黑白兩點有如人的兩腳心,是以心意分虛實,逢外力便似有意無意的任運自生虛實變化。太極拳「十三勢總論」云:「變換虛實須留意」,說明虛實的任運轉換靠的是意體不是形體,要習者把形體變「無」,就是把實體變虛。沒有一點反抗力的參與,能應而變即是所謂的有根性,變後只是個鬆沉待變的太極體。老子所謂「為而不恃」,說的是天和地我都不依靠,我站在這裡,腳底下不是大地而是冰,要如履薄冰,但自己卻能頂天立地。虛實轉換和移位換形都是在此渾圓一氣、平整均勻的太極狀態下任運完成。


大家常見的不倒翁,它的「觸地點是如何盪動」?這點是關鍵。此時的太極根已經不是人體重心與中心合一的問題,已經進入了以內炁、炁根來變換虛實。動時炁根(別名炁軸/立軸/中脈等)不停的隨著神意炁的變化而滾動,滾動的規律是自動的一動一盪,一來一往。鄭師爺在《太極拳自修新法》云:「動之餘力未定而又與動相連接,盪未定又與動相連接。」(第 43 頁)如此有規律的一動一盪,隨應著人的節拍連動,絕對不會讓外力知道它具體的觸地點在哪裡。此時用心去感知自身的根性在何處。鄭師爺接著又說「這才是太極拳之關鍵啊!正在動而至於盪,盪又接上動,動盪、盪動兩者之間決不可間斷耳」。炁根的動盪一不均勻即斷,就玩完了。《列子‧湯問篇》云「均至天下之至理也……」,這句話極好。習者不妨測試一根均勻的頭髮,無論是懸掛、豎起或拎起多重的東西,它也不容易斷,因為它不存在可以斷開最薄弱之處,斷了是因為它失去了均勻。如果絕對平整均勻,動與靜時都一樣。落實到太極拳,這根頭髮好像是人體內的「炁根」,俗稱「中炁」,密中修煉一入門便強調這點,說為「中脈」。一切的動都由此炁根領牽。

這炁根有個空心的「中」,如果是實心也就不是不倒翁了。這「中」即是太極拳的源頭,太極拳根本,它起到拳論所言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動無有不動」之作用。炁根能均勻、渾圓一體的動是它的根性;它虛空、空心之性體只是為了更好在「不穩定中求穩定」,此為太極拳修煉的本源、核心。練拳雖說不能離開規矩練,但是也不必死照規矩練,而是貴於古人言「心領神會,觸類旁通」,慢慢的靠近前輩們的思路與拳經拳論的觀念。拳若有根意,拳即僵即頂即撐!反之,只要與外力一「沾」,虛空之根性即湧現,當下變成一個能變則平整均勻,汪群超師兄說「好像量子飛躍般的瞬變」,這與太極的根性「一動則處處根,又無處不是根」,「一處有一處之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等古人留下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


修真者必須探討太極根在「邁步前的動」。此動較似陀螺(圖C)旋轉時的「動態平衡」概念。它動時,沒有半點古樹盤根、根深蒂固的滋味;不動時,就是個靜物,靜物就是個靜物,與根沒什麼關係。動時,陀螺的觸地點只是瞬間微微輕輕的如流水螺旋翻動,動觸如水銀如露珠、如流水漩渦,但是卻越動越穩,而觸地點則越旋越細,沒有半點入地的時刻。只要觸地點有一絲一毫入地之意,陀螺即失其性能!一旦有


圖(C)陀螺觸地點與地是瞬間動觸/橫鱗、豎勒(動時根是如何隨意平衡)

此體會,你會恍然大悟太極拳功法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觀念之別,層次之分。最後留下的是一些須要深入探討與落實的太極思維,一步步靠近先師前輩們的思路。

2016 年 3 月,當時已病重的吳老師懇切告知在場同學要把時間放在改觀念,不要再硬練死練猛練,要改為活練活用、活應活變。嚴格說,明清時代古人修煉的只有一式「太極十三勢」。在吳老師與師爺的思路裡「太極拳中每招每式,甚至一個指頭的動無非都是『十三勢』,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心念即由此生,又由此歸靜」。「左家」沒拳架不應該是個不解之謎。個人認為「左家」已把張三丰遺論所論述「太極十三式」的勁法和功法都融入「起落鑽翻」(起落同時)、「寒芒沖霄」(濁降清升同動)、「橐籥功」(全身同時內開外合、氣開氣合、筋膜捲開捲合)、「陰陽二炁迴旋」(陰陽虛實同時開合呑吐)、「陰陽反覆摺疊」(陰陽虛實開合吞吐)、「降魔降心」(張與弛──張是空,弛是鬆沉、全身透空)等等單式練法。

左家一切內功勁法修煉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修煉那個道家所言「看不見、摸不著的虛無垂直一線」,亦即太極拳之炁根/立軸/炁軸/密中講的中脈……這些無法用語言文字說清楚,又不留痕跡的所謂神體意體炁體牽引著形體陰陽變化的性質,就是它的根性。沒有內功的架子是修煉不出東西。左家好像暗示著修真者應從內功切入,一改先前從拳架開始的修真之路。


太極根是修煉「身心覺悟、身心合一」的功夫。腳底的意氣自始至終是不斷、不住,是全然的神(心)先意志、炁催身隨,主動的是「神意在先動」,不是常人認知的被動拳。神意通過腳底的平鬆而落出來的根,是活根,是可以變化的根,是無根而有根之太極內功。每一動都是有意無意間順其自然的呈現,順乎天地自然界合理性的任運自然。神意在先動的修煉,可引用佛法的「緣起」幫助我們更容易體會那一刻「要接未接地之力」:心念一閃,瞬間腳底隨即「性空」(有踏空的感知),性空是因為腳底背已有意無意的往上一拎,感知到腳底有空鬆感,有空滿的感應。要知能空滿則虛,炁自然相即,此刻腳底能感覺到一股「虛無的空能量」,即是老子所說那個莫名的東西、無名的物,是「真空出妙有」的內勁;一搭手習者能即刻拔人之根,此為「空滿、實滿之妙」,是無力、無對抗而有勁的太極功夫。

鄭師爺在〈別程序第十一〉篇云:「其所謂無力之力(the power without physical force),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氣已隨之。氣能運身(指體運),不待動心,而神(指神體)可以挾氣(炁體)而行,是為神力。」與此同時,心意(指炁體)隨著炁的即呑又吐引領形體濁降清升。神意炁三體合一了,在得機得勢的一瞬間「機勢」即可把人「引進落空合即出」!

吳老師為了要我們快點累積一個能自然反射的潛意識「鬆空沉感」,在《道幾》是這樣寫的:「心理先鬆:是心理放開一切煩結,心理不受,即心裏不負擔。」(第 44 頁〈太極拳的鬆與定〉)。意思是習者身心能融合一體了,五心相通,兩腳心、手心虛無了、通了、空了,空了則滿,犯者即仆,被彈出。(第一次聽到吳老師傳此口訣是在 2015 年 5  月沙巴古達 Kudat 儲訓)。鄭師爺以禪機告誡,詩云:「坐也布袋,行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從一個放下布袋的心念開始修煉,在似有似無下以「以心行炁,以炁運身,運而後動」引領「主人翁」(心和炁)自動回家,永保主人翁在家(老師說「家」即丹田),內炁只是有意無意的順著那個已鬆空的身心空感……自然炁沉丹田,隨著個人的進度提升為心與炁相守於丹田。


〈十三勢行功心解〉云:「靜如山嶽,動如江河」,這是練拳入門的修法。拳架靜時如山嶽,要沉和寧靜,巍然不動;動時如江河,比喻大河流水要連綿不斷,不停不留,氣勢磅礴;拳勢則要有如二胡大師拉琴時抑揚頓挫、斷連頓隨的韻味皆存,但要「斷而復連,形斷意不斷」,「頓而後隨,形頓勢舒展」,能如是則已開始靠近佛法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境,已是能生有其心,但要所住,同時又不住在無所住上,斷連頓隨捲存。當動則動,內心寧靜;當止則止,靜中蓄勁。只要習者的太極根性不住,你不須流動,因本心本無住,你不住則自然恆流,若動則住於流動,在無住時亦本如不動,陰陽變化、虛實轉換。綜上所述,太極拳無論動與靜,它的根都是不停不住,不跟對方對抗,也不能有接上或不對抗的概念,一直流動。


《道德經》第一章講「觀徼觀妙」,就是要習者用「無」的境界,跟空氣相磨盪。形意拳大師郭雲深曾說:「好像有粘著空氣的東西」,可理解為這「東西」已把人消融到虛空當中,以虛空之氣引動身體,就變成沒有內外的分別。這個說法極好,太極拳也可以引用此心法去感知(perceive)「道法自然」的玄妙。在虛無的境界中,靜觀變化,覺悟體內炁體的流通,用心去發覺炁體流通的規律,與形體的運行合拍,去認識和體感天人合一的奧妙!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煉,便能感知(be aware)到自身內的太極根性和覺悟(feel or sense),它的存在,它的運行規律。然而習者的任務卻是不讓人知道、找到它具體在何處。

鄭師爺這句話很傳神:「處時夔立虛實分」(圖D),是老師一直強調修真者必須找源頭,自悟太極理。從源頭開始找夔就有必要細硏夔龍的神體、意體、炁體是如何任運,又如何引領與形歸抱一、合一而動。吳老師只說這個「東西」(夔龍)在身內好像麻花、又像英文字母S;又激勵大家要下功夫修練鳥申。我認為鳥申是專門為讓習者更容易體會

圖(D)夔龍,動時夔立虛實分(太極根在哪裡)/全體拎起懸空,懸掛凌空感覺/內開、外合

「夔立」的味道、中的狀態而設計。練時頭腰膝要有拎起之意,重心在腳掌平鋪在地,不植根、不抓根,把「拎與落」合成一體,把自己懸起有如「山西懸空寺」,使「體似懸球」!(此口訣真傳神,出自楊健候祖師爺)用時就是把自己的「懸空球」吊起、豎起、立起、拎起一腳根微微離地一毫釐(2011 年神龍日老師曾示範腳跟可容下一張名片),形體自爾騰虛(勢),有「起勢」必有「落勢」,但發放時機勢卻要落而不落,全落地了(植根、沒勢)就吊不起來,如果只有落勢沒有拎勢,又懸不起來,無法體會「夔立」時空滿之勢,身上無彈勁,不會有犯者即仆的味道。「拎」的體會可從左家內功心法第一關「豎玉枕,放崑崙」中找到一點滋味。這「豎」字應是太極拳很重要的要領。

楊家有一口訣「橫豎變化示神奇」,從此去體會「豎中必有橫、橫中必有豎」,是內開外合的陰陽變化,呑吐現象,合上了就不是對抗,是道法自然。《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可見得「豎」是本、「鬆」是末(訪三清觀前,我把鬆當成果來練,難怪沒練出豎的滋味),因為鬆了所以能豎,很自然的將神拎起來,虛實得到真正的分清。這才是「處如夔立虛實分」之真意,有一點如唐李道子的「授秘歌」所言「西山懸磬」的味道。2015 年 4 月隨吳老師遊山西太原博物館,要求老師講解示範豎起、拎起和左家內功第一關的關係。老師答:「這個滋味無法說明,回去自己自悟,好好體會,找個隊友互相測試。」個人目前的體會認為豎是不沉不領、又沉又領,「中」的狀態,好像沒有了身體的太極狀態!


鄭師爺在《十三篇‧通玄實》曾說:他的身體「猶若鍍鎳鍍金焉」。可以理解為師爺的身體是不讓任何人摔打碰捶的,因為師爺修煉的是一種應敵時使人沒有機會跟他對打的內功,是一種「不對抗的思想」,故能時時刻刻得機得勢,把自己放到機勢上(太極狀態),不對抗反而得無根而處處根。楊澄甫祖師爺把「分清虛實」定位為修煉太極拳的第一要義,要後學在不對抗的思維上下功夫。鄭師爺悟透此意,所以把他的拳社命名為「時中」。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 2008 年,它對我的啟發就好像一陣敲門聲把我從夢中驚醒,原來我還在太極門外。

吳老師修煉拳道超過70年,到了晚年不禁感慨萬千,覺得太極拳「教不會,學得到!」師要弟子自悟,找源頭,找事物的本源──你眼前是「虛無」、「無」而有,是以空為體,好像漁網在水中時是空的,是無根而有根,修煉那種不對抗,「似有似無,是又不是」的韻味。訪三清觀之前,本門練習的重點是為練武功下功夫,老師說是用拳頭說話,把自己練成打手,用時是一觸即發的「混合勁」,勁道剛強,兇猛如牛角勁;三清觀後(2014 年 4 月),老師把重點放在改觀念、修煉身內的神體、意體、炁體與身外的形體融合為一體,感知天人合一、覺知性命雙修;用時「全憑腳下變,全憑立軸轉」(指炁軸,中脈也;此口訣真好,不知出自何人,無法考證),一身渾圓勁,放時是「犯者即仆」(第一次聽到老師講解是在 2015 年 5 月沙巴古達儲訓),勁道是鬆空圓活,體空了滿了,不對抗,卻有彈性、放時是炸開,炸勁無間斷;之前練的牛⻆勁容易傷人又傷己,是衝撞(是重口味的三打一)式;發彈勁不傷人反能利己。原來,太極拳不是打敗天下人的功夫,而是修煉誰也打敗不了自己「有形空、無形有」的內功。

楊班侯先生在〈太極亂環訣〉曾這麼說:「發落點對即成功」。我們就是要修煉出這個無形無象的發落點,即平衡點,就是太極(道家稱丹田)。實際上,也就是那個「活的太極根」,好像身上有個任運的「秤砣」,不停的動盪。張三丰拳論「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是要我們把身上的發落點──秤砣修煉成一個會流動的重錘,只要人一觸這體似懸空的重錘,錘即旋如一個懸空的太極球,不是動手動腳而是身心放鬆了,放下布袋即能隨時用的東西。這東西不在腳底,卻在身外兩條腿的中間(croth),那個虛無的空間,空而不空的盪,虛之則盪、實之則動。這全是《道德經》說的那個「東西」(活根∕炁軸∕中脈)在變化轉換,是「夔立虛實分」一瞬間發生的單重之妙。

多年來,我在修煉中出現許多問題。究其原因都是因為沒有領悟到「豎字訣」所致,又不理解古人「太極功夫全憑腳下變,全憑立軸轉」之意。腳不能跟地較勁,立軸(即炁軸/中脈)是空的、活的,在身內不停的螺旋翻動反扭,腳底不住不斷的動盪,讓它成為常態。問題出現在我站立時,沒有感知到腳下的根意,不是從無形上深入理解,沒感知到腳下一有根意就是肌肉在支撐身體重量,就玩完了!若是沒有根意,發放人時是「盪著進去」有如高山墜石,要有鄭師爺「放下布袋,何等自在」的韻味!布袋要漂到哪一隻腳?老師沒說,只告知他同鄭師爺學拳五年,只得到一個「反」字;在《道幾》「彎弓射虎」解說中又說「唯此式內含反走胯,非細心硏究,不易體會,先師授時謂此式為『妙著』」(第 208 頁)。2010 年老師在新加坡講 課時,讓我按他的左右胯裡根,一邊示範「彎弓射虎」,一邊講解:「記住,每招每勢都要帶一點反走胯……」。當下我感覺到老師的重心好像海浪般往支撐腿盪,那一刹重心好像回頭浪往後回流,身體始終是中正空鬆,而老師的內炁卻在一瞬間任運重心回盪,人不知鬼不覺,在一瞥間就完成了虛實轉換!

若干年後,我才覺知這就是老師說了半個世紀的「小地方」,是拳論所言「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之真意。小地方是無形無象,看不到摸不到的空間,在身內、也在身外,是修煉虛實分清的鑰匙。古人留下的秘傳就在此:

全憑腳下變, 全憑立軸轉

刊登於 2020 年《原幾》雜誌第四期

 

完整圖文請參考 : 
閑聊太極根
 

中華神龍太極學會
https://shenlong-taiwan.org/papers/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