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環境生態學
作者 : 洪明仕
http://www.farseeing.com.tw/2005/book/textisbook-preface.php?Pbook_sno=671&Pclass2_sno=39
推薦序
個人在清華大學服務很快就要進入第二十個年頭,雖然本校是以微觀生命科學為主要的研究領域,在傳統生物學 方面的 老師較少,但是全校師生對於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學等方面的喜好和重視,絕對不亞於其他著重於巨觀生物學之大學,因此個人就自己所學在本科系開授生態學,同時在通識課程上開授台灣生態體系簡介的課。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我校同學對於擁有世界級生態環境的台灣能夠有更多的認識,進而對自己故鄉的這塊土地有更多的關懷。
在準備相關教案之時,我通常會從生態學的基本概念為課程引導,再帶領同學了解台灣的不同生態體系之特色,進一步讓大家也能夠關懷全世界的自然環境,由於能夠完整談論台灣整體生態體系的書可謂絕無僅有,因此往往要參考許多不同的專書,所以比較無法讓同學有一本教科書或是參考書作為學習的範本。然而這些課程自始至今每每都能夠大受同學們的歡迎,每次都有數百位同學選修而造成個人教學上極大的負擔,但是同學的熱情不僅表現在畢業後仍舊三不五時寫信告知他們因為修過這門課,而對台灣的生態保育和環境保護有更多的關注和體驗,甚至也覺得這門課讓大家受益匪淺,進而推舉個人得到本校之傑出教學獎,真是受寵若驚!
十幾年下來,雖然每次要面對數百位同學講課,準備更新的講義,批改作業和考卷等繁重的工作,讓我多次想要稍微停開課幾年休息一下,但是都熬不過同學們的熱情而持續開授至今!顯然我們這一代的年輕學子並不是漠不關心鄉土環境的e世代,只是需要有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資訊和陪同他們一起來學習自然而已!因此,當看到好友明仕園長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寫就這本書,實在開心極了,因為這就是我爾後在大學裡面教授通識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啊!
明仕園長從研究生的時候就相當認真從事鄉土生物之研究,碩士論文所做的南澳台灣扁絨螯蟹(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台灣特有屬生物)之基礎生物學研究,至今都還看不到有超越其研究深度的類似論文。畢業後返鄉述公職之餘,寫就新竹周邊的海邊生物專書,讓許多人在徜徉於美麗的 十七公里 海岸之餘,更能夠認識生物與生態之美。除此之外,又能夠將原本已經垂垂老矣之新竹動物園起死回生,成為一個令人稱讚以動物福祉為優先的「愛的動物園」,真的做到把自己所學完全用於造福社會和回饋鄉里,因此實在值得稱許!
在過去十餘年間,修過本人以台灣本土生態為題材的課程之學生至少有五千人之譜,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生態與環境的重視程度!因此我相信明仕園長這本專書出版之後,更能夠讓大家在圖文並茂的介紹裡了解生態之美,進而會關心與保護自然。本書的出版原本就對於我個人的教學有非常大的助益,沒想到還可以代為推薦,實在高興極了!因此,請大家告訴大家,好書不能寂寞,好的生態環境也不能不珍惜,愛台灣就從看這本書做起!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曾晴賢
最近今周刊的一篇文章, 讓人看了心情沉重
調查篇 乾涸的河床 消失的生命之泉 溯溪百里 直擊濁水溪八年浩劫
台灣的大地之母、也是台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沖積出台灣最大面積的嘉南平原,如今,卻面臨斷流的危機。數 十公里 處處都是龜裂、裸露的河床,沿岸的生態環境丕變,農民生活受到巨大影響,未來甚至所有的台灣人都會受到波及,一條無水可流淌的河,透露出台灣社會什麼樣的問題?
「小時候的濁水溪,滔滔流水,極為洶湧壯觀,同學的媽媽還因為在溪中撈魚,不小心被水沖走。」濁水溪溪畔長大的媒體人謝金河回憶兒時,溪水壯闊的印象仍然鮮明,再回到故鄉,濁水溪卻已是黃沙一片。
「現在,濁水溪像一條溝仔(水溝)在流,以前,濁水溪水量寬闊,有現在的十多倍闊!」雲林縣崙背鄉鄉長李永茂伸開雙臂,拚命想用身體來形容印象中濁水溪的巨大。但這一切卻因八年前一項人類的決定而改變,這個改變不僅影響濁水溪的面貌、下游的生態、甚至影響到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
濁水溪全長一八六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濁水溪的黑水,曾經孕育台灣這塊土地無數個世紀,滾滾大水,沖積出台灣最大面積的嘉南平原,養出粒大如豆、晶瑩飽滿、富含礦物質的濁水米,養活了這座海島上無數代子孫。
這條養育台灣上千年的河流,卻在八年的短短時間內失去了生命,原本豐沛的河流變成乾涸的枯溪,未來甚至可能面臨斷流的危機,這條生養台灣子民的母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受到了什麼傷害?
浩劫一:「沙塵暴」/半年枯水期 何處不飛沙
為了深入了解濁水溪的危機,《今周刊》採訪團隊今夏特別由濁水溪下游往上追溯,一路親眼觀察、親身體會、親手觸摸濁水溪發生的巨大改變,以及改變帶來的影響。
來到濁水溪下游處,站在西螺大橋上,黑色的溪水已失去往昔的氣勢,如果是冬季枯水期時,這裡又是另一種樣貌,漫天的沙塵吹得行人走避,無法睜開眼睛,可以用遮天閉日來形容。這就是濁水溪乾涸的後果──沙塵暴。
…..
全文請參考今周刊
http://tw.money.yahoo.com/mag_article/adbf/d_a_100810_5_2634e
http://www.nownews.com/2010/08/14/91-2635285.htm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4849&page=1
你曾經愛過我 - 楊小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yaPDWbMg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h887vTRv9o
你曾經愛過我 - 楊小萍 + 余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zFGksIqXCQ
酒醉的探弋 + 你曾經愛過我 - 楊小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zkgStEwX5k
三接遷離大潭藻礁 反方學者:台灣減碳進程恐延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97xHKyuY1Y
#1
指標性環團「不同意」藻礁公投 謝金河:三接有變數立即影響半導體未來
#2
不同意護藻礁公投+1 綠盟繼地球公民後表態:三接不宜遷址
#3
環團對「珍愛藻礁」態度轉變 地球公民呼籲:不同意三接遷離
#4
「珍愛藻礁」並非真愛?部分環團挺三接:增氣減煤是多年努力成果
部分環團與公民團體呼籲兼顧藻礁保護與能源轉型政策,對珍愛藻礁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圖/台灣醒報提供
...
#5
三接遷離大潭藻礁 反方學者:台灣減碳進程恐延宕
#6
大潭海域在水深18m、約離岸1.7km即無礁石 藻礁公投「離岸5km皆藻礁」是前提事實錯誤
圖二:公投方的調查方法只能了解海床表面,中油的調查方法才能了解地質組成
藻礁公投提案方以「大潭海域離岸5公里內的海底都是藻礁」為由,於公投提案主文要求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應遷至離岸5公里外的海域。台灣中油公司委託數個專家學者團隊針對大潭海域海底地質調查,結果顯示礁體最多只到水深18公尺的海域,由於-18m等深線與離岸遠近不一,測算後最遠離岸約1.7公里的海底即無礁石;而詳細的水下調查則發現潮間帶與海底屬不同生態系統,藻礁公投提案的前提存在事實基礎錯誤。
潮間帶藻礁全部保留,水深18m、離岸1.7km海底無礁石
在前次三接迴避替代方案中,比起原版的開發範圍就已大幅縮減,只使用18年前已完成的填地,並且完全避開大潭潮間帶的藻礁。但是公投方僅憑一碩士論文的推論,即質疑「工業港海底離岸5公里皆藻礁」,並在公投主文要求三接撤至離岸5公里外的海域。然而,公投方引用的碩士論文,調查地點為大潭北邊的白玉藻礁而非大潭,且調查方法為單、多音束聲納儀、側掃聲納儀,並不足以瞭解海床的地質構造。
中油不僅僅使用上述論文的調查方法重複測量,為瞭解大潭海底地質狀況,更委託國內多個專家團隊、運用多種調查方法進行綜合分析,結果發現大潭海域在水深18公尺、約離岸1.7公里後的海底即無礁石分布。顯然,公投方提案主文所依據的前提,早已存在明確的事實錯誤。
...
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97263
#7
數字台灣HD386 公投倒數 厚植台灣競爭力! 謝金河 沈國榮 季惠卿 許正雲
#8
公投投票率恐不到5成?潘忠政:原因是政府不斷放假訊息
...博歹筊
#9
潘忠政指里長被「摸頭」 王浩宇嗆:那你怎麼幫日月光站台?
#10
塑膠氾濫,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比魚還多
#11
專訪/怕海洋垃圾比魚多 副教授海底撈救援
#12
助香山濕地找回原貌 竹市府產發處副處長洪明仕獲國家環境教育獎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