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遊喜歡輕便, 所以選擇類單眼, 雖然功能效果無法和單眼相提並論, 但是拜科技進步, 機身輕便仍然擁有26倍光學變焦, 還是有機會補捉到一些有趣生動的鏡頭.
[攝於軟橋]
相較於行家, 攝影不專業, 介紹更不內行. 而且都是普遍的昆蟲、鳥獸, 並無奇特生物, 鄉野山徑間拍些小蟲, 查詢物種來歷, 仍能自得其樂.
[攝於南庄]
沒受過專業訓練, 純粹閉門造車. 如果發現謬誤, 歡迎指正.
[攝於宜蘭]
南庄遊客中心的溪流生態介紹, 溪蟹的學名標示為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台灣石魚賓)
貢德氏赤蛙 學名標示 Nanhaipotamon formosanum (台灣南海溪蟹)
這塊牌子可以玩連連看. (學名的標示錯誤)
紅嘴黑鵯 (紅嘴烏秋)
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Gmelin, 1789)
[攝於鹿廚坑]
紅嘴紅鞋加上貝克漢髮型, 時髦帥氣的紅嘴烏秋.
小白鷺黑嘴黃腳掌, 加上繁殖期間的兩根長飾羽.
Egretta garzetta (Linnaeus, 1766)
[攝於北角吊橋]
新竹科學園區的人工湖屢次遇上大白鷺, 可惜照機都不在手邊, 沒能留下倩影.
白鷺鷥
[攝於龍騰斷橋]
大埔水庫的白鷺鷥群, 早年密度更高. 自己懷疑族群數量已經下降.
灰鶺鴒 Motacilla cinerea (Tunstall, 1771)
[攝於大山背]
溪邊覓食的灰鶺鴒, 屁股好像裝了電動馬達, 長尾巴猛搖, 加上有些距離, 拍攝效果, 不盡理想.
攀木蜥蝪是台灣山區常客, 在登山步道多用心留意, 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身影.
學名:Japalura swinhonis
[攝於獅頭山]
抬頭挺胸, 其實是警告意味的動作. 不習慣一直被鏡頭緊迫盯人, 一定不喜歡和狗仔打交道.
[攝於東勢林場]
不確定是否為印度蜥蝪 ?! => 正蜥科_臺灣草蜥
[攝於獅頭山]
看起來像蜘蛛的盲蛛. 蜘蛛是屬蜘蛛目, 盲蛛另外歸屬於盲蛛目. 二種身軀的構造明顯不同, 蜘蛛有細腰, 區隔胸部和腹部. 盲蛛則無.
[攝於鵝公髻山]
西遊記的蜘蛛精楚腰纖細, 所以不會是水桶腰的盲蛛. 好冷 ~~~
生死一瞬間, 虎頭蜂遇上蜘蛛, 雙方狹路相逢, 展開生死博鬥. 過程只有數秒鐘, 由虎頭蜂勝出.
被一群螞蟻攻擊的紅頭地膽(豆芫菁), 已經逃離被圍攻的險境, 右下腳仍有一隻緊咬不放的螞蟻.
[攝於鹿寮坑]
大快朵頤的豆芫菁, 腹部清晰可見.
[攝於安妮公主花園]
短腹幽蟌, 台灣特有種蜻蜓, 雄蟲胸部側邊的魚鉤狀紋為橙紅色.
Euphaea formosa Hagen , 1869 (http://gagashot.myweb.hinet.net/9610px/991.htm)
[攝於慕谷慕魚]
鼎脈蜻蜓 雄蟲
Orthetrum triangular (蜻蜓圖鑑 http://gaga.biodiv.tw/new23/cp03_4.htm)
[攝於紅薔薇]
黃斑椿象
Erthesina fullo (Thunberg, 1783)
(椿象圖鑑 http://gaga.biodiv.tw/new23/cp03_82.htm)
[攝於大山背]
這隻仍待驗明正身?! - 黃星天牛
(天牛圖鑑 http://gaga.biodiv.tw/new23/cp03_22.htm )
[攝於新社莊園古堡]
赤尾青竹絲幼蛇, 台灣常見的毒蛇之一.
身體兩側有白色體鱗, 雌性只有白色體鱗, 雄性的性別體鱗有紅白雙色.
[攝於鹿寮坑]
狗和貓的對峙, 仇家見面, 分外眼紅. 憑什麼你阿貓坐車, 我阿狗只能走路.
[攝於飛鳳山]
兇猛的人類, 不要以為笑容可掬, 就沒了戒心.
本來要直接放上其中的一張圖檔, 擔心人身安全受威脅. 還是請看倌自己找吧!
http://weisun4.pixnet.net/blog/post/28342019
怕~~~ 怕~~~
拉氏清溪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J8YcCOA
歡迎參考. 謝謝!
- May 14 Mon 2012 19:40
旅遊生態 (動物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