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_原幾_01_2017.png

身體的發現與體悟
shenlongtaiwan / 2017 年 07 月 29 日
黃光雨/

本門拳法有個「改錯拳」的稱呼,所以集訓(2017年 3 月)就是一連串發現錯誤的震撼教育,沒有人會去練自己覺得是錯的東西。但往往自己以為對的東西,卻是錯的,這一直是困難的地方。想的東西和做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所以理很重要,反覆驗證很重要,老師的親身指導更重要。藉由發勁,發現身體上的不連貫之處與手不自覺的先動。但知道錯只是第一部分,要如何改正,一直是另一個更難的課題。

近來老師說有些東西是練到的結果,不是拿來練的方法,但什麼是練到的結果?什麼是要去練的方法?或許在開始時就需要被辨別清楚,不然常常是用腦袋想得太多,用身體練得太少,單純的感覺及反應感受的太少。集訓時老師介紹由手腕還勁的練習,後來明篤師兄讓我輕抓著他的手,他來回的往前,讓我體會把來勁直接返回而不要接勁。我做了幾次後發現腦袋裡只要一個單純的意念就是「返回」,我的身體就知道怎麼做,而那個瞬間究竟是由上往下返回,還是由下往上返回,是由腕關回還是湧泉回,這一切都無所謂也分不清道不明,全身就充斥著一個單純的想法,身體有所感應就會做出回應。事後回想全身的關節,自然就會像老師說的朝向同一個目標,但如果用想的,因為意念通常無法一心多用,常是注意踝就會忘了肩,注意胯就會忘了肘,掛一漏萬,而且意念太重,反而過頭,造成局部先出力。或許一切存乎一心,不是讓意念去指揮身體,而是讓身體去體會去跟隨意念所設立的目標,用身體去感受及反應。

發勁時,我覺得有二個困難點:一是何時發?二是如何發?不知道何時可以發,就不會相應,會變成自己的身體先動而錯誤百出。老師常說全身如滿弦的弓,如果以弓來比喻,我的弓是鬆掉的沒拉滿,張力及感應力都不足。別人可能進一分就能感能發,我可能要進八分才有不得不發之感,身體才會相應。所以老師和師兄餵勁時,我就能做得比較好,自己做就無感無覺。推手時尤其容易被招式困住,往往還沒感應就自己手先動先逃了,當然練不出身體的感覺及相應。因為沒有不得不發或不得不用全身相應的危機感,所以容易只有局部的動,無法練出整體的味道。


刊登於 2017 年《原幾》雜誌首刊號

 

原文連結 : 
身體的發現與體悟
 

不要喝冰的 / 中醫師陳峙嘉的健康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4eMn9Ghwuc


【一日醫蘋果】吃冰5大壞處 中醫師說分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7r8swxPu8


健康兩點靈--中西醫吃冰大論戰,萬病皆因吃冰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K_CeIpnF0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