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考. 謝謝!
目前分類:生技暗藏金 (144)
- Jul 22 Fri 2022 11:55
【存股之13】存股道 /《魏尚世 道上市》/ 6796
- Jun 18 Sat 2022 18:18
魏尚世 電子書
- Jun 12 Sun 2022 18:18
個股_全福生技 (6885) _生技_新藥_乾眼症
全福23日登錄興櫃;乾眼症新藥積極尋求國際授權
MoneyDJ新聞 2022-06-23 09:57:02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全福生技(6885)23日登錄興櫃,參考價35元,公司定位在全新藥(First in class)的產品線開發,關鍵技術在獨特的胜(月太)技術,進度最快的乾眼症用藥BRM421,優勢在於快速療效、多效機轉與生產成本,董事長簡海珊表示,今(2022)年底將完成與美國FDA二期臨床試驗的最終會議(End of Phase II Meeting),確認後續三期臨床試驗的規模與細節,洽談中的授權對象也等待該時機,有信心會有佳音。
- Jun 09 Thu 2022 18:55
《魏尚世講股補述》
- Jun 08 Wed 2022 18:55
個股_藥華藥 (6446) _生技_新藥_干擾素 / PharmaEssentia 【2022】
- May 23 Mon 2022 09:55
登革熱疫苗 (疫苗產業)
從落後五年到領先五年 中國疫苗後來居上 台灣到底為什麼輸?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1-06-25 13:10
高端疫苗公司日前公布腸病毒 71 型疫苗三期期末解盲數據,包括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數據解盲結果符合預期,成功完成多國多中心的臨床三期試驗,並首創臨床證實可保護2個月至6歲嬰幼兒的腸病毒疫苗。
在全民關注本土新冠疫苗,藍綠勢力更藉著疫苗展開大戰時,高端的腸病毒71型疫苗解盲成功並未獲得太多的關注。不過,若仔細觀察兩岸在腸病毒疫苗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大陸比台灣晚五年起步,但卻後來居上提早五年完成量產與商業化。從這個具體案例,可以一窺台灣發展疫苗產業先天上的不足,也可做為全民思考疫苗發展策略的參考。
先回顧一下台灣腸病毒疫苗的發展歷程。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外,腸病毒71型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主要侵襲6歲以下幼童,尤其是6個月以下嬰兒為重症與死亡風險最高的族群。
- Apr 14 Thu 2022 18:55
腸病毒疫苗 (疫苗產業)
從落後五年到領先五年 中國疫苗後來居上 台灣到底為什麼輸?
專欄作家林宏文
2021-06-25 13:10
高端疫苗公司日前公布腸病毒 71 型疫苗三期期末解盲數據,包括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數據解盲結果符合預期,成功完成多國多中心的臨床三期試驗,並首創臨床證實可保護2個月至6歲嬰幼兒的腸病毒疫苗。
- Mar 16 Wed 2022 09:55
【存股之12】存股再出發
存股再出發 (存股之12)
存股再出發, 是去年第四季初就有的構思; 肇因於存股的投資布署又啟動新一輪的調整.
大軍未動, 糧草先行.
九地之下 V3.6, 多檔個股已經開始調兵遣將, 重新佈陣.
- Sep 24 Fri 2021 09:55
免疫橋接 世界潮流 - 選擇高端 人財兩得
免疫橋接 世界潮流 - 選擇高端 人財兩得
免疫橋接或許是新名詞, 但並不是新的方法.
已經行之有年, 如肺炎鏈球菌疫苗、 人類乳突疫苗(HPV疫苗)...
當年國光的流感疫苗, 只完成標準的二期. (約300人, 與高端、聯亞將近4000人的二期不同)
就由馬英九和朱立倫帶頭施打. 相較高端更是便宜行事.
特定媒體、名嘴, 針對高端不斷的提出各種質疑.
仿佛人人都是疫苗專家, 其實內容荒誕不經. 但也困惑迷惘多數對疫苗不熟悉的普羅大眾. (請守護口業)
隨著潮水退去, 許多真象終將逐一浮現.
放棄選擇最安全、副作用最低又效果佳的疫苗, 寧可挑戰高副作用又是全新的技術, 沒有經過完整實證的產品.
以投資的角度, 當然也錯失富作用非同小可的疫苗股.
這是人財兩失.
Immuno-bridging studies are sufficient for authorising new COVID-19 vaccines, say regulators
- Sep 18 Sat 2021 09:18
疫苗官商勾結世界觀 - 盡忠職守車輪黨
高端疫苗預約搶爆 林氏璧:盼資料公開讓看得懂的人看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_kdvqzoRk
世界各國政府, 爭相以鉅額資金圖利疫苗公司.
- Sep 15 Wed 2021 09:18
高端疫苗 邁向高端
高端疫苗能不能打? 直擊高端產線 挑戰敏感議題! | 蒼藍鴿聊醫學EP16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keQQZTwag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攻擊, 只能一步一腳印, 艱辛的證明自己的產品力.
- Aug 19 Thu 2021 18:55
生技科技不一樣 II - 打完高端可出國
股市投資初期(1996年起), 幾乎以未上市為主力. 個股清一色以科技類股為主軸.
直到2013年接觸到仍在興櫃的中裕, 才開始踏入生技領域.
打滾多年繳了不少學費, 終於認清隔行如隔山, 所言不虛.
更經歷了三場震撼教育, 而且炮火一場比一場更猛烈, 兇險的讓人喘不過氣. 稍有不慎, 足以令人粉身碎骨,
- Aug 13 Fri 2021 09:18
【存股之11】存股績效檢討 / 8478
存股系列文章第十篇完成時, 原本認為該暫告一段落.
近日輾轉得知A友人, 在B友的建議下, 將手邊僅存的資金, 全數買進玉山金做為存股. 其實以A的年齡, 資金部位. 個人非常不認同這個決定.
存股標的也有保守、積極之別. 以A的狀況持股安如泰山, 筆者會建議至少五成屬於積極屬性的個股. (個人會釘孤支)
存股大多不動如山, 保守或積極的選股, 長期而言, 績效天壤之別.
- Aug 05 Thu 2021 09:18
誰在阻擋台灣取得疫苗?- 請放下政治成見
- Jul 29 Thu 2021 11:55
高端疫苗的金氏世界紀錄 - 疫苗毀滅戰
- Jul 25 Sun 2021 18:55
天將降大任於斯藥也
新冠肺炎, 來勢洶洶, 舉世聞之色變, 好不容易稍見曙光.
卻藉由Delta 死灰復燃, 原來的防疫資優生紛紛中箭落馬.
多數國家仍深受疫情所苦, 台灣非常有機會領先由泥沼中脫困.
防疫過程, 疫苗是轉守為攻的武器. 世界有能力發展疫苗的國家, 莫不傾力扶植.
- Jul 21 Wed 2021 09:18
用心良苦車輪黨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 世界各地風聲鶴唳, 災情慘重. 台灣CDC領導有方, 偏安一隅. 人民安居樂業, 幸福快樂; 疲情與我何干.
驕兵必敗, 哀兵必勝. 車輪黨眼見民心鬆懈, 憂患意識低落. 積極見縫插針, 苦於成效不彰. 仍堅持到底, 使出洪荒之力, 烏魯木齊, 搧風點火. 不計毀譽, 只為喚醒民眾危機意識. 用心良苦, 不可不察.
疲情嚴峻初期, 疫苗奇貨可居. 車輪黨向來先天下之憂而憂, 設想到打疫苗時, 肯定會出現一窩蜂, 造成群聚. 更甚者為了搶打疫苗, 發生自相殘害的悲劇.
- Jul 09 Fri 2021 09:18
生技投資話滄桑 - 生技殺手
生技投資話滄桑 (生技殺手車輪黨)
個人股票操作資歷超過三十五年, 前二十年幾乎清一色的科技類股. 當時幾分厭倦刀裡來, 火裡去的科技產業. 吾本專情, 不想拈花惹草; 願得長相廝守的績優良股. (近廟欺神, 其實科技類股就有.)
正好讀到幾份生技產業的投資報告, 當時覺得重磅新藥, 如果開發成功上市的話. 這正是眾裡尋她千百度的心怡佳人. 興致勃勃, 跨入生技產業, 第一檔是興櫃掛牌的中裕.
憑心而論, 生技比起科技門檻高上許多, 產業特性有別於其他各行各業. 至於多年的投資績效, 話那欲講透支, 目屎是掰袂離啊!
- Jul 02 Fri 2021 14:38
生技科技不一樣
生技科技不一樣 (生技科技大不同)
鄙人不是科技專家, 對於生技更是門外漢. 純粹個人淺見, 提供酌參.
年輕時懵懵懂懂踏入五專電子科, 當年學習意願低落. 混了一張文憑, 至於專業技能, 腦袋空空如也.
民國85年投資未上市, 主力方向鎖定科技股.
- Jun 21 Mon 2021 09:18
【存股之10】存股十全大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