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_原幾04_2020.jpg

曾楦燕 2020.4/

一、素養與築基
喝早茶時,定豪師叔問我:「有沒覺得經過幾年的練習後,學習的事物會停滯,就是沒有新的學習元素?」

我微訝異的回答他:「不會啊,太極拳本質上的東西我都沒能掌握到,不管是裡裡外外的都還不能成為我的本能,這代表還沒上身,搞不好也還沒入門呢!」

我們續探討平日該如何練習內功以便讓它內化為本能反應。從最基本的呼吸說起(卻是最主要的「吞吐」源頭),呼吸與丹田如何結合?談到後來,靈光一動,這不就是咱們的「築基功」麽?群超老師文中常強調的太極素養。

將「築基功」的練習落實於每一刻(想到時就去做)、盡量生活化,無須刻意,呼吸與丹田的互動在於自然,這應該是我們天生具備的能力,只是隨著歲月的漸進及後天的習慣而被荒廢了。

坐著聊時就練了起來,會察覺身體狀況有別,撇開雙手掌有炁機不說,就身體的豎立、四肢炁的微浮動,不扯上功夫,相信就健康而言,這練習對身體的氣血循環也會有很大的益處吧!

端看神龍太極的口號之一:「純炁功」,加上「築基功」的重頭戲:致虛極、守靜篤(三調:身、心、息),練時,將神、意、炁注於膻中(膻中與丹田相應),在(鼻息)一吸(吞)一呼(吐)間去感受/掌握全身毛孔的開合,吐的同時引導天地二氣聚合於膻中,與人炁自然交會(三氣合一)。全身呼吸而後內炁與外氣(天地之氣)能相應互補,是謂之「炁的天地人合一」。

二、四正推手
和添保師叔對練四正推手時,華權老師過來指點三兩句後就與我上手。才過二巡,老師順勢將我送出去,評語是:「看,我的手已停住了,而妳還在繼續。」他續道:「妳那些多出來的動作;手多動一下、內夾一下,在在邀我發妳。」

我疑問:「可我必須將這動作做完不是?」話一出口的當兒就察覺不妥,一來,練四正推手要找的不就是聽勁嗎?二者,「必須」──這肯定是被自己的慣性主宰了!

華權老師讓添保師叔與他聯手示範:嗱,看他手肘後縮、肩起來了、身體往前時,手又夾進去了。

我問:可您的手(指向老師手部的三角肌部位)沒跟上師叔的呀!兩個人對練不是要求黏連貼隨嗎?這不脫鉤了?

老師:他做不對時,我為甚麼要去遷就他?!我的手到位後就守在這兒,等他回轉過來後才迎搭上正確的位置就好啦,幹嘛要去跟著他的錯(跟著他做錯)。

啊,一雷轟頂、茅塞頓開!無怪乎有時對練四正推手,與相對不那麼熟練的同門練習時,會搞得自個兒頗有些疲於奔命(偶而隔天早上膝蓋會有感),只為了將「雙方兩手不能分開」這原則貫徹到底……守株待兔,原來如此!

三、師之言
以下是與世本老師的對話。

生:請問要如何自我檢討心與氣相守於丹田(膻中)是否做對?

師:男的守丹田,女的守膻中。若心與氣相守於丹田,則稱主人翁在家,意即人的元神在,精神內聚,不是渙散的樣子。一般而言,守得太重比較凝、滯。守不住的,看起來精神渙散,容易疲憊。心與氣相守於丹田,勿忘勿助。

師:似有似無、若存若亡的練。守時,神容易被困,還是放鬆輕盈如行雲流水,豁然自在就好。

-------------------------------------------------
【後記】 從《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理解到「心與氣相守於丹田」除了能帶給身體健康諸多益處外,更是太極拳務本之功,乃(1)鄭太師爺之三寶「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專氣致柔之著手功夫;(2)「拳論」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遍周身之基石。
-------------------------------------------------

生:老師,請問:人與天地如何相應?神如何貫頂?

師:我們練清升濁降便是與天地相應。濁降於地(九地之下)、清升於天(九天之上)。清升之炁貫頂而上,一般稱「神貫頂」、「虛靈頂勁」或「西山懸磬」。光是用意念神貫頂是不夠的,必須濁降而後的清升方能真正貫頂。也就是往上的炁必須與往下的炁同時發生才正確。「鬆」是練清升濁降的唯一方法。鬆開身體的束縛,讓地心引力把身體有形的物質帶下去(這是自然而然的)。此時身體有形物質中的炁便會從縫隙中上升。我們的意念輕輕的導氣向頭頂上去(炁無所不在,多數沿督脈而上)。除了鬆,身體的結構必須正確:身體上下對好(alignment),金樑換柱的結構,肩膀上的天井要對到湧泉,一起下,才能讓有形的物質順利降至湧泉以下。否則卡在大腿、腰胯,自然下不去。做對了,身體有墜落感,同時有懸掛感。好像身體分內外層,內層墜落,留下外層軀殼。也像坐電梯快速往下的感覺。而且兩腳分開越寬越容易體會(這也是為什麼金樑換柱設計成兩腳寬)。

-------------------------------------------------
【後記】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將天、地、人以一氣貫通串連起來,而吳師爺晚期提倡「太極狀態」及「清升濁降」也為隨學者及後學奠定了學習太極拳的兩大核心概念、中心思想(思路)。
-------------------------------------------------

生:湧泉貼地氣有根,與鄭太師爺的 「足容重」二者可有關聯?

師:說來話長。簡單說,足容重的重有慎重之意。對應前一句手容恭的恭有恭敬之意。出手(手出去)要恭敬(輕、不隨便),腳上步(動腳)要慎重(全身不動、不出一點力),此慎重有如千斤之重,不能隨便。

-------------------------------------------------
【後記】 鄭太師爺那一代人著重的慎言慎行,學習太極拳不僅僅是一個修身正心的過程,更是自律自省、自我提升的內在追求。
-------------------------------------------------

生:請問如何練「聽勁」?有什麼方法以增強靈敏度∕感受性?

師:大哉問!增加靈敏度的方式只有「鬆」一途。但「鬆」聽起來太空泛,無助解決問題。所以才說「大哉問」。練聽勁從自己做起吧,「聽聽」自己哪裡最不鬆,然後放掉那裡;想辦法讓鬆的地方不要變不鬆。連自己都聽不到,不用說聽對手、聽空氣了。

-------------------------------------------------
【後記】 自覺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裡,常會處於矛盾之中,例如,太極狀態講究的是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可同時得聽己、聽人,真讓人萬般糾結(至少在未得道前)。
-------------------------------------------------

四、師言數語
1. 發勁的時候,什麼也不能想。只能發勁後檢討。若感覺接到對方的勁至實腳湧泉,我認為已經老了,不能發。但對初學者而言,也許是必須犯的錯。一搭手,炁與勢都要到手上,穿越對方。不能等到要發了,才運地氣,再沿途接上來,這樣肯定重。光是意念就會造成湧泉加重許多。

2. 移位換形時,要留意避免兩腳受身體的重量壓迫、避免越轉越緊(tension)。移位是虛實變換,不僅是輕重交替而已。而虛腳變實腳時,如何不受力?必須虛實兩脚湧泉都以氣運之而後動,以氣變,就不會受力。

3. 拳架動作能輕靈主要來自腳不受力,則應用發勁時,便不易(不肯)受對方之力。必須理解這種受力的真實面貌。不要受制於慣性動作,明明受力還以為是對。

4. 忘了夾脊。很多人被夾脊「綁架了」。夾脊只是一個角色,與胯、膝、肘等,一樣的意思。不能操弄它,只能留意活與不活,不能有力量。變化的樞紐仍是夾脊,但不是夾脊做動作,而是放鬆。觀察夾脊是否善盡樞紐的角色。譬如,硬梆梆的或刻意用力,就不是樞紐。

5. 相信老師很重要。一方面妳得信,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否則可能聽錯誤解。相信,但不盲從,必須真的理解且不斷追求真相。

6. 頭三個月的功夫(熊經、鳥申、行功)也是後三個月的功夫。只有越來越好,沒有滿意的時候。初學時注意形、注意體,保持舒服。慢慢地留意炁,兩手勞宮的炁,小手臂內外側炁的變化,以此判斷是否練對。

7. 我們可以將練到的功夫細膩分析,但是旁人無法照這些分析練到。拳理不是拿來練的(是拿來對照的),練必有方。尤其內功以觀念為主,注入日常作息為養成的手段,最後總結為太極拳的素養。去研究分析,這個過程很重要,但要保持開放,不能困在自己的思路。

-------------------------------------------------
【後記】 基本上老師們的教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乃根據各自最為得心應手的心得分享,雖技術上(technically)小有分歧,但在太極哲理(conceptually)及應用上乃殊途同歸,所謂化生千億終歸抱一。篤信拳經拳論等太極文獻乃建設於前哲們殷實的理論及豐厚的實踐經驗成果基礎上。深信在眾老師、教練們的携手協力帶領下,我們將能亦步亦趨循道而進──向「道」行。
-------------------------------------------------

五、其他
以下紀錄與群超老師的對話。

生:鄭太師爺謂「鳥申」申即屈伸也;以鳥伸其翅與足也。看來,對於「鳥申」,我是完全忽略了這「鳥伸其翅」的部分 ,只一味關注於「伸其足」!只是,練習鳥申時,因著雙手扣心齋,如何處置這伸展翅膀的概念?純粹內斂式的伸展(肋骨∕膂∕肘)?

師:我一直強調練鳥申時,先用一隻手扶著或身體背後微靠著牆,讓實腳先不要去負擔平衡與身體的重量。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容易體會妳說的展翅或捲出的味道。

生:昨早練習「熊經」時,世本老師強調必須體會何謂「旋轉」而能將之貫徹其中,方能成就一個熊經(全身一同內斂的旋動──以炁的旋動帶領雙手雙腳、大腿小腿同動)。單就要注意虛靈頂勁、五心相通、心氣相守,已掛一漏萬了,還加一個內旋,真的有點疲於奔命。今早,發現大腿內側及小腿肌肉微痠痛,這種狀況已多時不見。看來,是過度做動作了! (可幸的是,膝蓋還沒出問題。)

師:世本師兄說的「貫徹其中的旋轉」不只成就熊經,還成就所有。但是不容易講清楚,也很容易練錯。大家都知道一大堆原則,處處設防,結果處處失防。如妳所說掛一漏萬,疲於奔命,還沒有抓到源頭。很多原則其實來自同一個地方。同理,很多錯誤也來自同一個源頭。譬如,只動腰胯,身體沒動,手也不敢動。當然不是「貫徹其中的旋轉」。這牽涉到呼吸、筋膜,也就是行氣。總之,慢慢來,妳的理還沒通,總是會練得亂亂的。也算是正常!

【後記】 從來都認為前三個月功夫「熊經、鳥申、行功」最難掌握。就如平整均勻(平穩安舒)這要求,最是老生常談卻也最不容易掌握。

生:輕若羽、重若山,是因為炁?輕,可以理解,但重呢?

師:輕與重都來自天人合一,當天地掛鉤時,沒有自己(自己鑲嵌在天地裡),所以輕。能與天地掛鉤,則天地就是我,何其重啊!

生:曾聽說師爺站在原地不動讓學生輪流發他。手一碰上時,感覺似被一座大山擋住了,最「恐怖」的是手上的勁似石沉大海般杳無踪影,壓根兒就發揮不出,這就是天地掛鉤深厚功力的展示嗎?

師:沒錯,就是這樣。還有更厲害的。

生:如何更厲害?洗耳恭聽。

師:妳師爺要我用拳頭打他的胸口,那時候他八十歲。我每打一拳,他就說,再來,再用力一點。我打五拳就不打了,手好痛,根本就是往水泥牆上打的感覺。那次的經驗非常重要,顛覆了我對太極拳原來的認識,改變了練法。太極拳是棉花裹鐵彈。如只有棉花卻無鐵彈,則不能用。我雖然打到他的胸口硬硬的骨頭,但是身體的鬆依然讓接觸面是軟的,只是很薄,後面便是一道銅牆鐵壁。薄而軟的棉花卸掉了我的勁,銅牆鐵壁阻止了我繼續前進。

-------------------------------------------------
【後記】 棉花裹鐵彈──讓人神往的境界!
-------------------------------------------------

 

刊登於 2020 年《原幾》雜誌第四期
學拳札記:聊太極,瞭太極
 

#1 (太陽公公)
思路正確道在眼前.

.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