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_原幾_01_2017.png

奧妙在練心
shenlongtaiwan / 2017 年 07 月 04 日
汪群超/

幾年前練拳陷入困境,不太進步,每次面臨用太極拳發勁時,總是不對,好像十幾年功夫白練一般,令人洩氣。有位資深師兄建議讀讀印順和尚的一本書「中觀今論」,說不定可以突破。二話不說立刻在三民書局買到這本書,順帶買了一本「印順導師傳」,想多了解其人其事。先看了「印順導師傳」,覺得這個人好妙,於是再去三民書局買了他寫的佛書全集。這些書在我的書架上躺了好幾年了,除了拿出三本來放書桌上,其他的都束之高閣。

早上興起,想讀看看,挑了其中的「八不」開始,這也是那位師兄建議要看的。哎呀,一看就知道自己知識太淺薄了,太多佛學術語不懂,所以倒回去前面看。這「八不」指「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八個「不」。往前翻看看能不能多知道一些「生滅常斷一異來出」,一路往前翻到序言(不能再前了),看到關於生滅的一句話:「一部分學者重視事相,偏執生滅無常與無我。一部分學者特別重視理性,發揮不生不滅的性空。兩派學者互不相諒而尖銳的對立起來。他們同源而異流,應該是共同的教源,有此不即不離的對立性,由於偏重發展而弄到對立。」

即使在佛教空門也有可以吵得不可開交的門派。就印順和尚來看,根本就是同個源頭,只是偏執(偏重發展)搞到對立。這讓我立即聯想去年讀「弘一大師」傳時,有一段內容讓我開竅。以下部分內容直接摘自「弘一大師傳」(陳慧劍著):

民國初年有位年輕藝術家蔡丏因,拜訪了當時出了名的弘一和尚。蔡丏因對佛家的唯識學有強烈的興趣,第一次拜訪時帶了許多問題想問大師。但是問題沒問出來,因為一夥人看到大師那種平靜、慈祥、虔誠的笑容,忽然覺得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一切都明白了;大師的無言、默默、寧靜,正是人生最上乘的禪思,這也便是佛法的終極;如果一落語言,反而損害了那瞬間的「密意」。

回去後的蔡丏因還是有佛學問題梗在心裡,於是又來拜訪了一次。蔡丏因想問的問題是,他曾聽一位法師講經,提問了一個問題:「法師,請問:世尊在因地,為了傷害一隻鷹,竟至受盡苦報,但為什麼又說,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會帶業往生呢?這裏問題是:理可通,事卻有礙,請你開示。」

於是這位法師對他講了很多唸佛號的功德,說了很多佛經的理論,但都不能解除心裡的疑惑。蔡丏因對佛理的觀念是「定業不可轉!」也就是,只要作惡,便逃不了惡報,說千說萬,如果能帶業往生,豈不便宜了了大奸大惡。

蔡丏因第二次見了弘一,將方才的問題訴說了一遍,期待弘一有一番動人、更通理、更令人滿意的答案。(弘一當時以勤念佛號聞名,非常執著與瘋狂的每天狂念佛號)

可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弘一竟一句話也沒講,聽後,只是微微一笑。蔡丏因這位初習佛的在家居士,靜靜地在弘一慈光氤氳的默默裡,坐了半個鐘頭。然後若有所悟、又若有所失的回去了。他覺得這疑問已經不是問題的解答與否,而是他再一次的領會人生最奧秘的嘗試了。蔡丏因突然想起佛陀「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的故事。

不久,弘一要離開寄宿的佛寺,留下一幅「南無阿彌陀佛」的橫額給他。這幅篆書的佛號背後,全是蠅頭小楷,寫的是靈峰蕅益大師的法語:
「佛為初入門的人,首先深談理論,企圖以理融事,而不滯於事。但為深位菩薩,必廣說事相,企求以事攝事,而不滯於理。不滯於事相,則一事通達一切理,事理無礙;不滯於理,則一事通達一切事,事事無礙」

蔡丏因看罷大字,再看小字,這才明白那天的公案,在這裡找到了根據。

弘一沒有當面為這位年輕人解惑,用意如何不得而知,也許這個問題也讓他陷入如何講清楚的困頓。這段話提到的「事理無礙與事事無礙」是佛教華嚴宗講到的四個境界的最後兩個。

鄭曼青師爺說:我們這套太極拳是以理來領導的。所以「以理融事,而不滯於事」是很重要的理念。凡事要找到源頭,進而從源頭解決問題,不是摘樹葉,改這改那,永遠改不完,令人氣餒。換句話說,某個動作練錯了,被改手的動作,過幾天被改腳、被改腰胯,改完一個又一個,改來改去沒有做對的時候。這就是沒有找到錯的源頭,只是局部的改,永遠改不完。這是對初學者。

吳老師也是非常強調理的問題,要我們學這門太極拳要多讀書、找源頭。但吳老師教我們的太極拳功夫,有些講不出來、有些講不完整、有些易誤解…,為此老師常會說「先練到再講」或「先不要問為什麼,練就對了」,也就採取「以事攝事,而不滯於理」,則一事通百事通(有一招就有一千招),事事無礙。

在我學拳的歷程中,一直被歸類為「思考型」的,也就是會講會寫會論述,但是手上沒功夫,無法通達一切事。包括老師、其他師兄很多人都說我想太多練太少,有些師兄甚至說練到就對了。但我看不出他們有沒練對,只是強調一直練就會練對。我卻不認為一直練就會練對。所以始終像書呆子一樣,總想搞清楚,也就是想「以理融事」。

這對了一部分;我想搞清楚是對的,但確實有些時候困住了。到了某個階段要進入「以事攝事,而不滯於理」,好像佛陀對深位菩薩說的。

也就是不能一直是「以理融事」,抓著理不放,非這樣那樣不可。有些理(或法)是會了以後才講得出來的,不是依靠那個理(或法)學會的。學會是目的,手段卻不是學會後講出來的那個道理(或方法)。我們往往把道理當手段學,怎麼樣也學不會。

「以理融事,而不滯於事」和「以事攝事,而不滯於理」都是對的,這是層次的問題,不是對錯的問題。在運用上,自己是否已經達到「以事攝事,而不滯於理」的火候?否則死抱著這個概念做出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錯的事來。在很多場合看到一些對立的場面,雙方各持己見,也都自認做對的事,其實是搞不清楚層次與無法隨心所欲的「不滯於事、不滯於理」。

註:「奧妙在練心」是在一部黑白紀錄片看到的,紀錄日本知名柔道家三船久藏絕妙的技巧,這幾個字出現在道館的上方的匾額。

奧妙在練心

太極_奧妙在練心.png

刊登於 2017 年《原幾》雜誌首刊號


原文連結 : 
奧妙在練心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