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書_神龍特刊_2013_封面

張枝香/ 2013 年

有幸和太極拳結緣已有些時日,關於太極拳在人體的養生自療方面,有哪些具體的理論可以說明與印證,我並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在這不算短的學拳過程裡,我確實經歷體驗了一段身心日益健康的自療過程,從臉色黑而黯沉漸漸明亮起來,雙腳腳底和兩隻手掌毫無血色轉為粉紅紅潤,身心極端疲倦無法負荷到慢慢恢復體力與活動力,從無法專注片刻精神以回應周遭環境的變化,到能夠平靜專心的開始思考處理生活上的問題,這是一段不算短的歷程,細微緩慢的身心變化,連自己都無法清楚了解身體內到底發生了怎樣的重組與改變。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些變化和學練太極拳有著密切的關聯,而這也引起我的好奇心,好奇心驅動著我去思索:太極拳在哪些動作?哪些練法?哪些功法?對人體有著修整治療的功效,瞎子摸象般的,我找到了些想法,在這裡提出來,希望老師可以加以指導改正,讓我有更加正確的思維與認識。

首先我們從練拳時應該具有的身心狀態談起,老師提到,我們練拳時身心要處在一個最佳結構,最佳的太極狀態來練拳,老師要我們保持眼睛平視前方,神要內斂,上下牙齒輕叩,舌尖輕輕舔著上顎,頭頂心百會處要似有似無的好像一根棉線向上吊起來般,頸部以下全身放鬆,吐氣時有形的身軀無形的氣血能量全部往下下到湧泉,時時練習這些清升濁降的要領,加上落胯與守丹,光是做這些練習,對我們身體的健康就已經幫助不少,我僅以自己有限的了解與部分猜想,做了以下的說明:

我們從入學讀書到畢業出社會工作,成家養家照顧家庭,一直以來,很少去注意身體姿勢是否處在最正確最舒服的位置,日積月累的,我們已經習慣於錯誤的姿勢錯誤的作息,長期的危害了自己的健康而不自覺,例如:

身體後仰兩胯浮起使得上半身體處於僵硬狀態。
看書打電腦使得脖子向前傾,也造成上半身前傾,因為槓桿作用使我們身體最重要的支撐:脊椎、頸椎承受到極大的壓力,甚至可能移位變形。
每天的工作壓力使得我們身心緊張,兩個肩膀高高聳起,呼吸短而急促,身體含氧量降低。
站立或走路沒有落胯習慣,兩腳用力邁出跨步行走,造成腰跨與兩腳極為僵硬。
受傷未完全正確治療,留下後遺症,使得身體某些部位長久處於不正確的位置,也造成這些部位組織過度勞損。
生活作息紊亂,睡眠飲食不正常…等等。
這些問題會造成我們肩膀、腰胯與兩腳,更甚者全身僵硬痠疼,使我們身形日益折損,氣血瘀滯,心中雜念太多,思慮過多,造成睡眠品質不佳,靈台不清明。這些問題每天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問題說大不大,說小卻又不可說不大,看醫生做檢查,卻也找不到任何問題的根源。

學習太極拳,首先就要修正上述這些身體的錯誤姿勢和調整雜亂的生活作息,對我們而言,錯誤的身體姿勢與生活作息的紊亂,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問題而已,因此也就不去正視,不去處理這些小問題,殊不知若不優先解決這些問題,對身體的健康和太極拳藝將會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我個人以為這些問題也是太極拳地基的一部分,沒有完善的地基,樓是蓋不好也蓋不高的。

因此學拳初時即應時時保持清升濁降的狀態,注意落胯與守丹,藉以調整身形姿勢(除了受傷部分需要正確診療),使身體的支柱(脊椎)豎直,就如西山懸磬一般,保持在一個最無負擔舒服的狀態,這樣我們的脊柱才能日益健康,而脊椎健康才能維持督脈氣血暢通,並能增強臟腑生理機能使得臟腑得到調養,同時也達到治療疾病的養生目的。同時我們也應確認全身骨架都調整放鬆在最正確最舒服的位置,五臟六腑肌肉筋膜亦處於最放鬆的狀態,心神放鬆內斂,去除雜念,做好三調進入天人合一,再搭配練習內功藉以養氣養神,改變生活作息,培養正確的睡眠飲食習慣,日久全身氣血自然通暢,臉色漸漸紅潤好看,身體較為柔軟有彈性,某些輕微病痛不舒服自然不藥而癒。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極其微小的開端,若能將身心處在最佳狀態,然後開始以長期修練的方式來練拳,先不貪多的練習單式行功熊經雲手,再以一動一動拆開的方式練習拳架,對我們健康的助益將更為明顯,舉例來說:

行功:走路行功是一項最貼近生活的基礎練習,除了可以練習虛實分清之外,亦可稍加留意腰胯、膝蓋、腳踝是否真的放鬆?每一跨步是否由實腳湧泉中脈的運作,不用餘力的方式所帶動?腳底落地瞬間是否同步也落實了清升濁降要領?這些要領若是做到幾分,我們兩腳的骨骼肌肉筋膜就能比較放鬆,走路行進不但輕鬆快速,雙腳每跨出一步,都像似在做腳底按摩一般。等待熟練之後,覺得腳踝漸漸的較為放鬆,行走的每一步都好像是湧泉在主導,身體僅以極盡放鬆的方式隨著身體的節奏而擺盪,在此同時也可細心的去體會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是甚麼味道,如此練習除可增加練拳的樂趣之外,若能每天行功走路三十分鐘以上,不僅身心將感到無比的舒暢,對身體健康的幫助亦不可小覷。
熊經雲手拳架:太極拳整個拳架不外乎移位與換形,行功走路是練習移位的最佳功法,而熊經雲手是練習移位換形的重要基礎,移位換形乍聽之下似乎不難,若是深入研究練習就會了解,想要練好練正確並不是隨手可得般的容易,其中蘊含了許多非親自練習體會是無法得知的精隨,有很多的細微處需要慢慢品味雕琢調整,並非是短時間內就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身體軸心的最上和最下兩點相對不動的悷轉,像似擰毛巾般,又像似兩條陰陽鰻魚般的迴旋,這樣的運動正像是對我們身體內部五臟六腑肌肉筋膜做深層的按摩一般,練拳多久就按摩多久,就像師爺說的:練一次拳就像似五臟六腑洗了一次澡一樣,五臟六腑強壯,新陳代謝通暢,正如流水不腐般身體也就健康了,因此拳練好了,健康就是自然而然的附加獎賞。
學練拳架一段時間後,若是入門,將會更加了解左家功法:養丹,橐籥功…等以及內外金丹。內外金丹練氣遍週身,氣斂入骨,氣在骨中行,致中和,萬物癒。雖然因為內功練得不勤,沒有甚麼心得,但純就物理學的觀點來看,我們練習的外金丹,以檀香青卵石輕敲身上某些部位,是讓我們身體裡裡外外都受到很輕很輕微的震動,除了是一種武術的要求,這也是肌肉筋膜五臟六腑的一種深層細緻的按摩運動,它讓我們身體內的骨骼五臟六腑肌肉筋膜與每一處細胞都在同步震動運動。

因此,初學外金丹,力道絕對要輕次數要少,才能達到恰到好處的功效,若是貪多違反自然舒服的原則,可能會超出我們身體所能承受的負荷,而對身體不利。當練完外金丹,再輔以內功和功法拳架的練習,便可以調和身體五臟六腑和提高身體的行氣效率,這時身體裡裡外外,由內而外,完整而細緻的運動了一遍,這樣的運動方式對於健康養生的功效實是不言可喻,幫助極大。

或許是因為上述這些緣由,我的身體獲得了很多的紓解與治療,所以日益健康起來,多年前在我身體狀況差時,經常覺得身體不舒服,虛脫無力而且冒冷汗,必須臥床休息才得舒緩,但自己就是說不出到底哪裡不舒服,練拳一段時日後,好似體質改善,身體的感應較為靈敏一般(這或許也是一種身體的聽勁),漸漸的知道自己不舒服的源頭在何處,問題因此一個接著一個的顯露了出來,也一個個的被解決,因為找到了問題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也就不會是問題。

因此我更加了解,太極拳是一種完全由內而發,迥異於其他所有外動式的武術與運動,是完全由人身體內部去改變一個人體質的運動,使練習者身體氣血日益順暢而強壯,身體內的含氧量提高而神智清楚,進而促成人身外貌神韻的改變,氣質的變化。若是有心可以全心投入,要達成武術的目標應該亦不是難事。而太極拳對於健康的好處與功效,比起坊間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與保養品的病急亂投醫,太極拳更是一帖養生與美容的最佳良藥。

刊登於 2013 年第 10 屆國際神龍日特刊


原文刊載 : (中華神龍太極學會)
https://shenlong-taiwan.org/2016/06/11/%E5%A4%AA%E6%A5%B5%E6%8B%B3%E8%88%87%E9%A4%8A%E7%94%9F/


道家傳統太極拳與養生文化 -- 指導講師 / 林明輝 (201507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TMUit2IzM

蘆山園社大108春季成果展-道家太極拳(林明輝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JnQ8jc1e4

C4013 道家傳統太極拳 林明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wh_tbrAvc&t=22s





 

arrow
arrow

    魏尚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